【第四十九章 冷戰對峙北約華約出籠,劍拔弩張美蘇爭霸歐洲】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德國戰敗投降後,歐洲各國飽受戰爭創傷,元氣大傷。
德國、意大利更是一片廢墟,喪權辱國,割地賠款,像一隻隻被打翻在地的猛虎,
任人宰割。英國則像一隻受了重傷的雄獅,蟋伏在草叢中放著流血的傷口,但它的
眼睛還在閃著貪婪的慾火。唯有蘇聯和美國兩個巨人,仍然身強力壯。蘇聯雖然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但因為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做出了重要貢獻,
贏得了威望,同時在東歐地區形成了一個巨大的經濟和政治勢力範圍。美國在戰爭
中不但毫毛未損,還撈取了巨大的經濟和政治利益,成為財大氣粗的金元帝國。這
兩個在「二戰」期間的盟友,當今世界上兩個重量級的「拳擊手」,由於存在著永
久的利益之爭,因而注定不能成為永久的朋友。隨著「熱戰」的結束,他們又拉起
隊伍開始了漫長的「冷戰」。
「冷戰」一詞最早出現在1946年初,美國政論家赫伯特。斯沃普為美國參議員
伯納德。巴魯克起草了一篇演說稿,稱「美國正處在冷戰方酣之中」,首先使用了
「冷戰」一詞。顧名思義,「冷戰」是與真刀真槍的熱戰相對而言,它是指對立雙
方除了直接武裝進攻以外的一切敵對活動。
最早向杜魯門政府提出「冷戰」政策建議的人,是美國駐蘇聯大使館參贊喬治。
凱南。此人出身微踐,有點小才,但長期鬱鬱不得志。為了討好美國當局,曾寫過
許多有關蘇聯政局的捕風捉影的報告,但可信程度極低。例如,他僅僅根據斯大林
一個多月不在莫斯科公開露面,使武斷地作出斯大林的權威受到巨大挑戰甚至可能
被趕下台的結論,被美國國務卿貝思納斯斥之為「一派胡言」。
但這位老兄面對挫折,毫不灰心,仍然在尋找機會表現自己。一次,凱南在百
無聊賴中隨手打開了收音機,斯大林1946年2 月9 日的講話,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
他認為,斯大林的這個講話,集中地反映了蘇聯的對美政策。於是心血來潮,秉筆
疾書,寫下了他對蘇聯的看法。文中說:「蘇聯的政權是不通情達理的,但對武力
的邏輯卻是高度敏感的,好像一輛開足發條的玩具汽車,只有遇到無法對抗的力量
才會停下來。美國必須以實力遏制蘇聯。」
凱南這通宏論,正中杜魯門的心思。恰在這時,美國國務院指示美駐蘇使館上
報對蘇聯的看法,已成為美駐蘇使館臨時代辦的凱南,馬上組織材料班子,在他以
前宏論的基礎上加以擴充和發揮,寫出了洋洋8000字的長篇電報,由他簽發發往華
盛頓。
凱南的長篇電報,其中心思想是,美蘇兩國的國家實力因戰爭勝利迅猛增強,
國際地位已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從而確立了美蘇在世界上的「兩極」地位。面對
強大的蘇聯,美國應對其實行遏制政策。
這個長篇電報,受到華盛頓的重視,杜魯門等極其欣賞凱南的這篇傑作,將其
作為美國冷戰政策的思想基礎和理論依據,並以此為基礎產生了冷戰的宣言書——
「杜魯門主義」。
杜魯門老謀深算,鑒於當時不甚明朗的國際形勢,他一時還不敢貿然公開發表
反蘇的「杜魯門主義」,便想請一位大名鼎鼎
而又身居要位的人放出試探性氣球,看看國際社會的反應,然後再選擇適當時
機拋出他的「杜魯門主義」。經過深思熟慮,他選中了丘吉爾。
丘吉爾在「二戰」中出任英國首相,與斯大林、羅斯福一起被稱為反法西斯三
巨頭,他為戰勝德意日法西斯立下赫赫大功,在全世界享有很高威望。不幸的是,
這位反法西斯英雄,在英國戰後舉行的大選中,出人預料地遭到慘敗,失去了英國
首相的寶座。此時,他正以平民身份在美國遊歷。杜魯門就把丘吉爾請進白宮橢圓
形辦公室,將發表冷戰講話的意圖透給丘吉爾。丘吉爾反蘇情緒由來已久,兩人一
拍即合。於是,他爽快地答應,願以平民布衣身份發表驚世之說。
杜魯門喜出望外,親自陪同丘吉爾乘火車前往他的故鄉密蘇裡州富爾頓。
來到富爾頓,杜魯門陪丘吉爾住進富爾頓最豪華的飯店,盛情招待。他深知丘
吉爾一生離不開三樣東西:醇酒、美女、雪茄,便把美女找來由他挑選,但卻找不
到一杯美酒,頗使這位「酒仙」鬱鬱不快。原來,富爾頓是個禁酒城市,當然無酒
可買。
杜魯門急忙下令用美國軍用飛機從附近城市空運美酒,以討丘吉爾的歡心。
為了照顧好這位下台首相,杜魯門還把他的孫子請來,問他祖父還有什麼嗜好,
他的孫子向杜魯門透露了這樣一個小秘密:「我爺爺有抽雪茄的痺好,據說是觸景
生情形成的,據稱是爺爺在瞥見古巴女人撩起裙子,在大腿內側捲煙葉製成雪茄的
情況後,才開始抽雪茄的。」於是,杜魯門投其所好,特意派人購買最好的雪茄,
供丘吉爾享用。
1946年3 月5 日,杜魯門陪著酒足飯飽的丘吉爾步入富爾頓城威斯敏斯特學院
講演廳。俗大的講演廳人頭攢動,座無虛席,丘吉爾在一片掌聲和歡呼聲中發表了
題為《和平的中流砥
柱》的演講。這就是戰後歷史上著名的「富爾頓演說」。在場的聽眾約有3000
餘人。由於電台進行了轉播,據說成千上萬的美。
英聽眾也在收音機旁聆聽了他的講演。丘吉爾針對隨著「伊朗危機」、「原子
間諜案」等事件而出現的美蘇之間的緊張局勢,發表了他的看法。他恭維美國「此
刻正高踞於世界權力的頂峰」,「擁有最大的力量」,「對未來負有令人敬畏的責
任」,建議「英語世界」和「英語民族聯合」,建立「以英聯邦帝國為一方和以美
利堅合眾國為另一方的特殊關係」。隨即又把話鋒一轉,聲稱:「不久剛被盟國的
勝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經寵罩上陰影」,「從波羅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亞得
裡亞海邊的裡雅斯特,一幅橫貫歐亞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在這條線的後面,
坐落著中歐和東歐古國的都城:華沙、柏林、布拉格、維也納……所有這些名城及
其居民無一不處在蘇聯的勢力範圍之內……」他以極富煽動性的言辭大肆鼓吹說:
「如果英語民族聯邦和美國合在一起,並在海洋、天空、科學和工業領域中進行世
界範圍的合作,則在力量對比關係上將存在不可動搖的優勢。」丘吉爾的演講實際
是呼籲美英建立反共軍事同盟,來對付以蘇聯為首的「鐵幕」後的國家。
丘吉爾的演講,在世界各國引起強烈的反響。美國政府暗中喝彩,認為丘吉爾
的直言不諱說出了杜魯門一直憋在心裡、想說而又不敢說和不便說的話。而英美輿
論對此則反應不一,毀譽不齊:有的表示同情和支持,有的認為其言詞太過火,也
有的指責他想把世界引入新的戰爭中去。反應最強烈的則是蘇聯,3 月13日,斯大
林針對丘吉爾的演說,對《真理報》記者表示,「富爾頓演說」是個危險的行動,
其目的是要在盟國中散佈不和,丘吉爾的方針是進行戰爭的方針。蘇聯《真理報》
就此發表了題為《丘吉爾玩弄刀槍挑起反蘇戰爭》的社論。許多亞非國家也從不同
的角度抨擊丘吉爾的這篇演說。
「富爾頓演說」揭開了「冷戰」的序幕,標誌著戰時的盟友已成為彼此激烈競
爭和對抗的對手。
東西方「冷戰」首先在土耳其問題上爆發。由於土耳其地緣於歐亞大陸交接之
處,其博斯普魯斯和達達尼爾兩海峽扼黑海與地中海之交通咽喉,歷來是大國角逐
之地。1923年凱末爾革命取得勝利後,蘇聯和土耳其關係一度出現良好發展的勢頭。
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土耳其不僅在大國之間搞平衡,而且隨著戰局的發展,
其親德反蘇的傾向日益顯露,迫使蘇聯屯兵立蘇邊境,以防止軍突然進攻蘇高加索
地區。這期間,盟國希望土耳其能參加反法西斯戰爭的種種努力,均—一受挫。當
蘇軍在蘇德戰場上節節取勝,美英在西歐開闢第二戰場,德國敗局已定時,1944年
7月15 日,斯大林便明確表示:「逃避同德國進行戰爭的土耳其在解決戰後的事務
中,將自然沒有資格提出對特殊權利的要求。」雖然8 月2 日,上宣佈與德斷交,
1945年2 月四日又先後對德、日宣戰,但為時已晚,已改變不了蘇聯準備在戰後對
其懲罰的決心。
1945年3 月19日,蘇聯照會土耳其,單方面宣佈廢除1925年訂立的《蘇立中立
和互不侵犯條約》。此舉引起土耳其政府的極大驚慌,經商討後即於4 月4 日對蘇
復照,表示願意認真研究與蘇簽訂一項新約。然而,6 月7 日蘇外長莫洛托夫在召
見上駐蘇大使夏帕爾時,提出了蘇聯方面簽訂新約的4 項條件。這就是:把土耳其
東部卡爾斯、阿爾達漢地區交還蘇聯;允許蘇聯參加對海峽地區的監管,蘇聯在海
峽地區擁有建立海軍基地的權利;修改《蒙特勒海峽公約》;土耳其應調整與保加
利亞的邊界。
蘇聯的條件是相當苛刻的。卡爾斯和阿爾達漢原系土耳其帝國領土,19世紀時
割讓與沙俄,1921年蘇與土訂立的《蘇土條約》及亞美尼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
3個蘇維埃共和國與土耳
其訂立的《卡爾斯條約》中已明確解決了該兩地的歸屬問題,蘇聯此時翻出歷
史舊帳,顯有懲罰土耳其之意。至於監管海峽與在海峽建立海軍基地的要求,則更
侵犯了土耳其的切身利益。因而土政府斷然拒絕了蘇方的要求,此後雙方均開動宣
傳機器,相互進行攻擊。蘇聯直接支持土耳其境內的民族分離主義分子進行反政府
的活動,而土耳其方面則由傳統上的恐俄情緒轉為激烈的反蘇情緒,兩國關係日趨
惡化。
蘇土反目,英美不僅幸災樂禍,而且公開支持土耳其。針對6 月7 日蘇聯對土
耳其的照會,美國在11月2 日就修改《蒙特勒海峽公約》,闡明了自己的立場。其
要點為:海峽應在任何時候對任何國家的商船都開放;。在任何時候對黑海沿岸國
家的軍艦都開放;除非得到黑海沿岸國或聯合國的允許,否則海峽在任何時候都不
得對非黑海沿岸國家的軍艦開放。英國緊隨其後,對美國的立場立即表示贊同,土
耳其也認為原則上可以接受作為談判的條件。
然而蘇聯卻不買英美的帳,於1946年8 月8 日再次照會土耳其、美國和英國,
重申共管海峽和在海峽地區建立海軍基地的要求。此後又以軍事演習為由,在蘇土
邊界集結重兵,試圖迫使土耳其就範。蘇聯的舉動,引起美英諸國的強烈反響,土
耳其政府發出求援的請求。美國國務院和參謀長聯席會議分別進行緊急磋商,並就
此向杜魯門提出了備忘錄。一致認為,蘇聯的意圖在於控制土耳其,而「土耳其本
身是東地中海和中東最重要的軍事基地」,如果蘇聯一旦得手,則美國必將難以阻
止蘇聯向近中東地區滲透。經與英國磋商,美英兩國決定採取強硬立場,共同支持
土耳其抵制蘇聯的要求;美國軍方還建議政府允許土耳其購買美國軍火,對土進行
軍事技術援助。8 月19日,美國對蘇聯發出照會,重申1945年11月2 日照會的立場
上並提出,美國堅決認為土耳其應是海峽防禦的主要承擔者,任何對海峽的攻擊都
將
受到聯合國安理會的過問。8 月21日,英國也發出了一份類似的照會。美英的
態度無疑撐起了土耳其的腰桿,8 月22日,土耳其拒絕了蘇聯所提出的有關海峽的
要求。9 月,美國派遣「羅斯福」號航空母艦率7 艘戰艦組成特遣艦隊駛人東地中
海水域,以示對土耳其的聲援,隨即又向土耳其提供了2500萬美元的貸款,用於土
耳其軍隊的裝備建設。
由於美英的強硬態度,蘇聯對土耳其的打壓遂被頂了回去。
蘇立之間的這一場危機,不僅影響了兩國關係的發展,反而使美國趁機將手伸
入這一地區:不僅使美國取代英國成為土耳其的頭號「保護者」,而且在東西方
「冷戰」局面最終形成時,把土耳其納入遏制蘇聯的全球戰略之中,使它成為「巴
格達條約組織」
和北約的重要成員。
美英與蘇聯的對抗,在土耳其問題上爆發後,便一發不可收。時隔未見,他們
又在伊朗問題上鬧翻。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英蘇結成反法西斯同盟,為了保障盟國間交通運輸線
的暢通,1941年8 月25日,蘇英聯合決定,由蘇軍佔領伊朗北部,英國佔領伊朗南
部。蘇聯方面聲稱此舉系依據1921年蘇伊條約第六條所採取的行動,即如果第三國
企圖把伊朗變成反蘇軍事基地,蘇軍為了自衛可進駐伊朗境內。而實際上蘇英雙方
所遵循的仍是1907年英俄協議對雙方在伊朗勢力範圍的劃定。1942年五月,蘇莫伊
三國在德黑蘭訂立同盟條約,規定蘇英兩國軍隊應在戰爭結束後6 個月內撤軍。同
年10月,美國成立「波斯灣後勤司令部」,也派遣後勤供應部隊進駐伊朗。
在1943年舉行的德黑蘭會議上,美英蘇三大國首腦均對撤軍問題和維護伊朗獨
立作出了保證。
1946年1 月,伊朗政府正式向聯合國提出控訴,指責蘇聯違背條約,製造伊朗
內部分裂。蘇聯代表則辯稱,撤軍問題可以
談判,而阿塞拜疆人和庫爾德人的分離活動則純屬伊朗內政,與蘇聯無關。後
在蘇聯的壓力下,伊朗不再堅持其對聯合國提出的申訴。然而美英方面卻不肯就此
善罷甘休,美國國務卿貝爾納斯表示,如有必要,美國將動用軍事手段。杜魯門也
致函斯大林,措詞強硬地表達了美國的態度。美國政府還聲稱,一旦需要,美國將
到聯合國去提出蘇軍撤出伊朗的問題。由於美國的強硬態度,加之也不佔多少理,
說話不很硬氣,蘇聯最後只好作出妥協,於是蘇聯和伊朗在1946年4 月4 日,達成
了蘇軍撤離的協議,條件是伊朗允諾將其北部的石油開採權長期租讓給蘇聯。5 月
6日,蘇軍全部撤離後,伊朗政府在美英的支持下,完全控制了北部的局勢。1947
年,新選出的伊朗議會又否決了蘇伊聯合開採伊朗北部油田的協議。於是美國顧問
和美國公司攜帶著武器與設備堂而皇之地開進伊朗,此時蘇聯除了表示抗議和警告
外,已經無可奈何。在伊朗危機中,蘇聯遭到了嚴重的失敗。
美蘇對抗莫過於在戰後德國問題的處理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德國問題是大
國紛爭的晴雨表。圍繞戰後德國問題,美國與蘇聯展開了激烈的爭鬥,曾幾次出現
兵戎相見、險些導致戰爭的危險局面。
早在歐洲激戰之時,美國總統羅斯福就在德黑蘭會議上對斯大林和丘吉爾說:
為了使德國將來沒有報復的能力,再惹起戰瑞,就應在德國戰敗後,將它分割成100
多個小省。斯大林和丘吉爾聽罷,連聲叫好,回去與法國一商量,法國更是大喜過
望。
德法兩國雖然山水相連,唇齒相依,但卻是歷史上的冤家對頭。
想當年拿破侖橫掃歐洲,使德意志聯邦中最大的普魯士被迫割讓半壁河山。不
料世事多變,後來,法國在普法戰爭和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又接連慘敗於德國,幾乎
亡國,如此舊怨新仇自然令法國切齒難忘,趁此良機肢解德國,何樂而不為呢?
儘管同盟國各有各的打算,但肢解德國卻是共識。1943年召開的有美英蘇三大
國首腦參加的雅爾塔會議遂決定,由蘇、美、英、法四國分佔德國領土,蘇聯佔領
德國東部,其餘由美。
英、法三國分佔,首都柏林由四國共管。四國商量已畢,各自欣喜若狂。在聚
餐會上,各國來賓紛紛舉杯同慶,切實高興了一陣子。然而斯大林卻沒有高興得過
了頭,他在酒足飯飽之後提醒各位說:「由於有共同敵人法西斯,保持我們三大國
的團結尚算易事。可戰爭勝利結束後,盟國之間必有利害衝突,那時能否保持友好
親善,不使聯盟破裂,卻難預料。」眾人正值歡杯暢飲之時,聽此一席話,不免有
些掃興。但仔細一想,又不無道理。大家彼此張望,有些尷尬,席上氣氛頓時冷了
許多。
不出斯大林所料,雅爾塔會議過了不多久,英、美、蘇三大國就起了異心。
雙方的分歧和對立首先在德國的賠償問題上暴露出來。1945年7 月,在波茨坦
會議上,蘇聯重申了對德索賠的要求,即德國須支付200 億美元的戰爭賠款,蘇聯
應得到其中的100 億美元。
這項要求遭到英國的反對,最後波茨坦協定對賠償問題只是確定了賠償原則,
而未作具體數額規定。據此,四國分區佔領德國後都有權從各自的佔領區內獲取賠
償,蘇聯除了可從本佔領區獲得巧%的賠償之外,還可從西占區獲取 25%工業設
備的賠償。因此,蘇聯不僅從本佔領區拆遷工業設備,還催促西占區如期向蘇占區
提供賠償物資。西占區三國中,除法國仍然堅持對德索賠的態度之外,美英兩國對
德政策已經有了相當大的變化,尤其是美國,其對德國政策已從戰時提出的嚴厲宰
割德的「摩根索計劃」,演變成扶植和振興德國經濟的政策,把復興德國經濟作為
穩定西歐、爭奪中歐的歐洲戰略的重要環節。
1946年初,美駐德副長官克萊將軍曾派專人調查德國工業水平,得出的結論為,
要提高德國的工業水平,首先必須減少或
停止賠償。因此,美國認為,蘇聯嚴厲的索賠政策乃是德國經濟復興的最大障
礙,因而不能聽任蘇聯為所欲為,遂於1946年5 月3 日中止自美占區支付對蘇賠償。
從而邁出了同蘇聯決裂的第一步。緊接著,美、英佔領區宣佈合併。
進入1947年以後,美蘇冷戰日益加劇,在德國統∼的問題上兩大國分歧日重。
根據波茨坦協定,美英蘇三國外長將就德國問題定期舉行會商,「負責準備對
德和約,待符合此項目的德國政府成立時,由該政府予以接受。」戰後初期,從1945
年9 月戰爭結束至1946年6 月,美、英、蘇三國,後加上法國,四國外長先後在倫
敦。
巴黎和莫斯科舉行了5 次會議,以美英法為一方,以蘇聯為另一方,展開了激
烈的論辯和鬥爭。每次會議都難以達成共識,要麼擱淺,要麼失敗。雙方的立場存
在著明顯的分歧。美英認為,必須首先實行佔領區的經濟統一,反之,佔領區的經
濟必將陷入混亂狀態。蘇聯主張,要解決包括經濟在內的任何問題,唯有先實現
「政治統一」,即首先建立全德中央政府。事實上,「經濟統一」也好,「政治統
∼」也罷,孰先孰後,只是∼個政策問題,其實質是對德國的控制和爭奪。美國害
怕「政治統一」後的德國,將會落在蘇聯控制之下,從而危及西歐的團結,因此,
寧可讓德國分裂,也要保住西歐的統一。而蘇聯則擔心在對「經濟統一」後的德國
的爭奪中,美英憑借經濟優勢而處於有利地位,所以它不怕歐洲分裂,擔心的倒是
德國的分裂。
在是先實行經濟統一還是政治統一的問題上,美蘇雙方各持己見,而且我行我
素。同年12月,根據貝爾納斯的建議,美英兩國訂立《德國美占區和英占區經濟合
並協定》,使兩個佔領區合為一個經濟單位。1947年5 月,美英又策劃成立了法蘭
克福經濟委員會,該委員會名曰經濟,而實際上具有一定的立法權和
政府職能,美國已在單純的「經濟統一」的旗號下,悄悄地塞進了政治統一的
內容。蘇聯方面亦非束手觀望,他們針鋒相對,於6 月初在蘇占區成立了德國經濟
委員會,該年年底還在柏林召開了爭取統一和公正和約的德國人民代表大會。德國
的分裂已不可逆轉。
1948年,美、英、法、比、荷、盧六國在倫敦開會,拋出了分裂德國的建議:
美、英佔領區與法國佔領區協調經濟政策,統一對外貿易;召開西戰區制憲會議制
定憲法;準備制訂佔領法規;在西占區實行貨幣改革,參加馬歇爾計劃,國際共管
魯爾等等。其核心是成立西德國家,分裂德國,並以西德為中心復興西歐,達到把
西歐全面納人美國戰略軌道的目的。
1948年6 月20日,美國、英國和法國,根據倫敦會議達成的協議,首先實行代
號「捕鳥獵犬行動」的秘密幣制改革計劃,在西部佔領區發行新馬克貨幣。這一行
動引發了柏林第一次危機。蘇聯除在外交上發表抗議聲明外,還指示蘇軍駐德總司
令索洛科夫斯基將東西區之間及西柏林與外界的公路切斷。6 月22日,蘇聯又宣佈
在蘇占區改革幣制,發行自己的新馬克。這樣,蘇聯還覺不解氣,兩天後,又採取
了更加強硬的措施,切斷了柏林與西方佔領區的鐵路線,隨後,又切斷了所有通往
柏林的水陸交通,使西柏林的供應來源斷絕。而西柏林住有250 萬人口,每天僅是
維持基本的生活就需要4000噸物資,每天維護正常生活運行則需8000噸物資。蘇聯
這一著,使西柏林頓時陷入極大的困境,德國人和駐德美、英官兵坐困圍城,惶惶
不可終日。
消息傳到華盛頓,杜魯門大吃一驚,連忙召開會議商議對策。駐德美軍總司令
盧修斯。克萊將軍力主堅守柏林,決不退讓,號召大家頂住壓力。但其他幾位官員
卻連稱撤退是上策,克萊將軍心中惱怒不已,卻也無計可施。杜魯門則力主與蘇聯
對著干,但心中也是無底。於是,他把克萊特軍留下單獨進行密商。
克萊將軍給杜魯門出了一絕妙的主意:三國聯合對柏林實施空運。他建議說:
「我認為可以聯合英國、法國,用大量飛機進行空運,天空無法封鎖,如果蘇聯人
不想發動戰爭,一般是不會攻擊我們的飛機的。再說,我們三國聯合起來,蘇聯人
想動手,就必須考慮一下他的敵人是三個強大的國家!」
杜魯門連連點頭,但轉念一想:如果動用美國空軍飛機集中柏林進行空運,萬
一發生敵對行動,可能全部被毀,如之奈何?
杜魯門此時真是如坐針氈,如果保不住美國在柏林的地位,蘇聯便會大大地擴
張勢力,但若想留在柏林,就必須顯示力量,不惜進行戰爭,兩者十分矛盾。但是
今年正是總統大選之年,有人說我是靠羅斯福突然死去才當上總統的,我這回得靠
真本事去競選連任總統,若是被迫從柏林撤走,那真是臉面丟盡,連任之事必然告
吹。他左思右想,感到進行空運總比陸運風險小。於是,便下令調兵遣將,組織大
規模空運,同時作好同蘇聯人打一仗的準備。
杜魯門的一言既出,但見數十架可投擲原子彈的B -29型轟炸機騰空而起,逕
直飛向英國等地,以備發生大戰時使用。同時,柏林空運正式開始,但見數百架C
-47型、C-54型運輸機滿載食品、煤炭和其他生活用品日夜不停地向西柏林各機場
飛去,形成一座通往西柏林的「空中橋樑」。與此同時,美國、英國、法國也加緊
了對蘇占區和東柏林的反封鎖,嚴格禁止蘇戰區的各種車輛通過西戰區,禁止向蘇
占區運送焦炭、鋼及其他東德短缺的物資。一時間,柏林上空戰雲密佈,世界局勢
又趨緊張,數十萬蘇聯精兵在德國日夜操練,只待一聲令下,便要開火;美、英兩
國也不含糊,急忙調兵遣將。雙方軍隊在街頭怒目相視,衝突隨時都有一觸即發的
可能。各國輿論也都議論紛紛,聲言第三次世界大戰將要爆發。這是第二次世界大
戰結束後,蘇聯與西方首次處在戰爭的邊緣。
針對美國人的絕招,蘇聯於9 月的一天突然宣佈,將在美、英、法三國空運的
航線上進行空軍演習。這招令美國人吃驚不小:這豈不是要動用空軍武力切斷空運
嗎?如果美國繼續空運,蘇聯人把飛機打下來,說是演習誤擊,美國也有口難辯。
杜魯門苦思良久,覺得只有在談判與戰爭之間選一條路,別無他途,便決定不顧蘇
聯的空軍演習繼續空運,同時表示願意同蘇聯繼續談判。幸虧後來蘇聯沒有切斷空
運航線,杜魯門這才長長地吸了一口氣。大規模的空運仍在繼續,每日只見柏林上
空飛機往來穿梭,川流不息,為時幾近一年。西方先後動用飛機20萬架次,向西柏
林空運了150 萬噸物資,有28名飛行員連同飛機一起自天而墜,摔得粉身碎骨。這
次行動真可謂是空前絕後,成為人類生活史上的一大奇觀。經過艱苦談判,蘇、美、
英、法四國於1949年5 月4 日達成協議,同時解除對方的封鎖,第一次柏林危機遂
告結束。但是,德國的分裂已經無法避免。
1948年11月,蘇聯在柏林佔領區建立了柏林市的市政機構,西方三國也立即作
出反應,在西柏林建立了市議會和市政府。從此,大柏林正式分裂成為各有立法、
行政、司法系統的兩個城市。
1949年5 月23日,英、美、法所佔西部地區成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蘇聯則
針鋒相對,在東部蘇占區進行普選,於10月7 日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德國的
土地從此分為兩個國家,這種東、西兩個德國的分治一直持續了物多年,才得以統
且說這場柏林危機,雖然最後以和平談判的形式解決,卻引出了世界上兩個最大的
軍事集團的對峙。這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和華沙條約組織,前者簡稱為「北約」,
後者簡稱為「華約」。
兩大軍事集團的出現,有著諸多複雜的緣由。
卻說四國分區佔領德國後,英國開始想重溫大英帝國的舊夢,欲與西歐諸國聯
合起來,共同對付社會主義的蘇聯,但卻苦於有氣無力。美國則欲控制西歐,卻苦
於沒有緣由插手歐洲事務。所以兩國臭味相投,一拍即合,立即締結軍事、政治聯
盟。
英國當即著手進行遊說活動,倡導組織一個西歐聯盟;美國則出錢出槍,意欲
擠進歐洲。
1948年 2月,英國正式提出成立西歐聯盟的主張,西歐各國群起響應,五個國
家的代表齊聚布魯塞爾,共商聯盟事宜,於3 月間日簽署了為期50年的《布魯塞爾
條約》。該條約雖然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各個方面,但卻是以軍事為主。同年
7月,美國把《布魯塞爾條約》五國及加拿大的代表約到華盛頓,進行協商,提出把
西歐納入自己的全球戰略中,由美國做盟主,並且要求西歐擔負起保衛美國的任務。
西歐各國代表一聽,也直截了當地提出要求美國明確保證擔負起保衛西歐的任務。
雙方各執己見,爭論不休,最後畢竟是西歐各國缺乏應有的實力,沒有誰能擔負起
重大的責任,所以,只能遂了美國的願,達成妥協:西歐各國尊美國為盟主,美國
也承擔一定的保衛西歐的義務。
1949年4 月4 日,一個龐大的西方軍事集團在華盛頓正式成立,有12個國家正
式簽了字: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比利時、荷蘭、盧森堡、最大利、挪威、
冰島、葡萄牙、丹麥,這就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它們約定:「各締約國同意對歐
洲或北美一個或數個締約國家之武裝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因此,
各締約國承擔「採取必要行動」的義務。
北約締結後,其第一項重要工作就是制定統一的戰略。1950年1 月,北約理事
會第三次會議批准的一個報告合盤托出了北約的統一戰略。其主要思想是,由美國
出原子彈和戰略空軍,構成所謂的「劍」,西歐出地面部隊,構成所謂的「盾」,
以「盾」來抵禦最初的進攻。至1951年底,北約已有35個師、3000架飛
機、700 艘艦艇。按照這個戰略構想,北約各成員國加緊擴軍備戰。
1954年9 月28日,美國邀請加、英、法、比、盧、意、聯邦德國8 個國家的外
長在倫敦開會,討論聯邦德國加入北約的問題。有些國家擔心德國再次崛起,但美
國人早就打定了主意,軟硬兼施,迫使幾個國家終於簽署了《最後議定書》,同意
聯邦德國加入北約。隨後,又簽訂了《倫敦——巴黎協定》,宣佈結束西方國家對
西德的佔領,使德國、意大利取得北約組織成員國的資格。次年5 月5 日,西德正
式加入北約。
西德加入北約不久,不但使西德恢復了主權,獲得了獨立國家的地位,而且更
重要的是使德國可以重新獲得武裝。它對戰後國際軍事力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也
進一步加劇了東西方兩大陣營的對立。
為了抗議北約吸收西德入盟,蘇聯於1954年11月底,將波蘭、捷克斯洛伐克、
民主德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阿爾巴尼亞的代表邀到莫斯科開會,對
西方國家的對聯邦德國的政策進行譴責,並警告西方,如果西方國家接受西德參加
北約,那麼蘇聯和東歐國家就要採取共同措施,建立聯合武裝力量及其指揮部。
1955年3 月,蘇聯和東歐各國進一步就簽訂集體友好互助條約和建立聯合武裝
力量等問題進行協商,並取得了一致意見。
5 月,隨著西方國家接收西德加入北約,蘇聯就與東歐7 國簽訂了《友好合作
互助條約》,即華沙條約,通過了成立武裝部隊聯合司令部的決議。蘇聯元帥科涅
夫出任首任聯合武裝部隊總司令。條約於6 月4 日正式生效,有效期為20年,到期
滿前如果沒有宣佈該條約無效,將繼續生效10年。這個協議的主要內容也類似於北
約的協議。條約規定:「如果在歐洲發生了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對一個或幾個締約
國的武裝進攻,每一締約國……應
個別地或通過與其他締約國的協議,以一切它認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裝
部隊,立即對遭受這種進攻的某一國家或幾個國家給予援助。「
兩大軍事集團形成後,美蘇鬥爭進一步加劇,雙方你來我往,各不相讓。由於
柏林的地位問題,又引發了第二次柏林危機。
在柏林的歸屬上,西德認為:「柏林是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一個州」;而東德
認為:「整個柏林位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領土,整個柏林屬於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
主權範圍」;美、英、法三國認為西柏林處於美、英、法三國軍事佔領之下,與西
德有著「特殊關係」;蘇聯則完全支持東德的立場。矛盾日趨激烈,危機不可避免。
1958年11月27日,蘇聯政府照會美、英、法三國政府,限期半年要他們結束對
西柏林的佔領狀態。赫魯曉夫發表公開講話:「每個人都明白,柏林位於德意志民
主共和國賴以建立並且發展的那一部分德國領土上,因此,最正確的決定應該是,
現在實際脫離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柏林西部應同它的東部合併,這樣,柏林就會成
為它所在國家範圍內一個完整的城市。」美、英、法三國當即表態,堅決給予拒絕,
雙方答應談判協商,但直到1960年也沒有談成。
再說東德,自戰後經濟一直不景氣,而蘇聯佔領者為了早日獲得戰爭賠償,不
顧東德的經濟承受能力,把大批機器設備拆遷後運往蘇聯,生產出的東西更是如此。
到1950年,蘇聯人自己承認已從東德獲得75億美元的賠償。所以,過量的負擔,使
東德的經濟更加混亂,東德人看到西德人的生活日益優於自己,於是紛紛向西德移
居。到了1961年,逃往西德的人數激增,其中大部分是從東柏林逃往西柏林的,西
柏林機場每天要收容1000
多名東德的逃亡者,而且,在這些逃亡者中,有許多是技術人員。這給東德的
經濟帶來更大的困難,並且日益威脅到它的安全。
赫魯曉夫感到這種情況不能再持續下去了。而此時,時機對蘇聯也有利:英國
經濟正處於焦頭爛額的狀態;法國則正陷於阿爾及利亞戰爭;美國策劃的武裝入侵
古巴的事件以其失敗而告終,肯尼迪新當選總統,忙於收拾爛攤子。赫魯曉夫見有
機可乘,就決心在柏林問題上與肯尼迪較量一番。他想起4O年代末的那場柏林危機,
斯大林被迫作出讓步,實際上蘇聯是棋輸一著,現在他要把蘇聯的面子爭回來。於
是,他提出與肯尼迪在維也納進行首腦會談,企圖逼迫面臨重重困難的肯尼迪在德
國問題上作出讓步。但肯尼迪並不買帳,雙方在裁軍以及其他問題上也各執己見,
互不相讓,最後不歡而散。
赫魯曉夫從維也納回來後,火冒三丈,便當即宣佈蘇軍暫停復員,軍費增加三
分之一。與此同時,他還大肆進行核訛詐,聲稱如果爆發核戰爭,將會有幾億人死
亡,將使美國及其盟國的軍事基地徹底毀滅,肯尼迪將是美國最後一任總統。他對
英國大使說:只要6 顆氫彈就可以把英國消滅,9 顆氫彈就足以滅亡法國。他又對
意大利說:戰爭將使意大利徹底完蛋,因此,意大利最好退出北約。
面對赫魯曉夫的核訛詐,肯尼迪又豈是等閒之輩?他知道西柏林已成為考驗西
方勇氣和意志的試金石,成為美蘇爭奪的焦點,如果美國在這種壓力下撒手不管,
哪怕是只有一點點的軟弱,也都會使西歐失去對它作為保護者的信任。所以,他心
一橫,決意與赫魯曉夫一爭高低。他立即要求國會追加32.5億美元的國防預算,增
加三軍兵員對。 7萬人,徵召部分後備役人員和國民警衛隊,購置新裝備,並擴大
民防計劃。隨後,他又發表電視講話表示:決不允許蘇聯通過武力把美國趕出柏林。
肯尼迪一聲令下,大批美軍奔赴歐洲,美軍50%以上的B -52型、B - 47 型
轟炸機和導彈進入戒備狀態。
在蘇聯方面,也在加緊研究對策。1961年8 月初,赫魯曉夫把華沙條約組織各
國的第一書記叫到莫斯科開會,之後,發表聲明:如果西方國家不願意簽訂對德和
約,華沙條約國決定單方面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締結和約,並給予柏林以「自由城
市」的地位。
赫魯曉夫認為,西柏林是美國伸向歐洲的一隻腳,蘇聯什麼叫候想踩美國人的
腳,只要切斷通過東德領土的西柏林的交通就行了。所以他決定踩踩美國人的腳,
給美國人點顏色瞧瞧。他在與東德領導人昂納克磋商後,於8 月13日讓東德政府命
令上萬名東德軍隊與蘇聯駐東德軍隊一起行動,一夜之間沿著東西柏林分界線,用
石塊和水泥築起了一道「柏林牆」。這牆高4.2 米,長達107 公里,建設速度之快,
令人咋舌,東德人再想逃往西德,那將是難上加難。東德還封鎖了東西柏林邊界,
切斷了東西柏林的人員往來。
西方三國對築「柏林牆」提出抗議,作為報復,他們把蘇聯在西柏林的紀念館
用鐵絲網封鎖起來。肯尼迪更是態度強硬,他警告赫魯曉夫說:為了維護西柏林的
利益,美國將不惜一戰,任何對西柏林交通線的干涉都構成侵略行動,蘇聯政府必
須對此負完全責任。接著,他派副總統約翰遜前往西柏林,同時命令一支1500人的
戰鬥部隊,從西德乘裝甲車沿高速公路衝過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的檢查站,開到了西
柏林,美國還用卡車衝撞一部分「柏林牆」,以表示決不讓步的決心。蘇聯也不示
弱,指示蘇聯元帥科涅夫命令蘇軍重型坦克部隊開上去,使美軍的吉普車、坦克、
卡車、兵員運輸車和推土機處於蘇軍坦克的炮筒之下,雙方緊張對峙一夜,大有美
軍再逞強就開炮之勢。
雖然美國與蘇聯在「柏林牆」兩邊刀槍相見,但雙方誰也沒
有定下決一雌雄的決心。特別是赫魯曉夫,鑒於美國在核武器方面的優勢和肯
尼迪的強硬態度,首先軟了下來。他指示科涅夫說:「我看你還是命令我們的坦克
調頭,從邊界開回來為好。我敢肯定,在20分鐘內,美國坦克也會開回去。」果然
不出赫魯曉夫所料,美國人心裡也發虛,蘇軍撤走後,美軍坦克也掉頭而去,雙方
的直接衝突得以避免。
1961年10月10日,赫魯曉夫宣佈取消了要美、英、法三國撤出柏林的期限,提
出願意推遲解決西柏林問題的時間。美國也感到「柏林牆」並未觸及西柏林的安全,
真要是打起來,恐怕得不償失,所以,也就接受了既成的事實,第二次柏林危機遂
告結束。
東西方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並未因第二次柏林危機而告終,而是愈演愈烈。
踴躍購買他們的書籍,用實際行動來支持你欣賞的作者
上一章 下一章
熾天使書城收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