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和談演義(第三部)   第三十九回
汪道涵辜振甫同桌握手 江澤民李登輝隔海講話


  話說1993年4月27日,一個歷史性的時刻到來了。
  這天上午10時,在新加坡海皇大廈四樓的會議室裡,即將舉行一次具有重要意
義的會談。
  參加會談的兩位主角的身份背景無不引起人們的注意和敏感:汪道涵,大陸海
峽兩岸關係協會(簡稱為海協會)會長,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曾在國家幾個
部委任副職,1981年至1985年任上海市長,向以為人儒雅、博學多才、機智幽默著
稱。
  辜振甫,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簡稱為海基會)董事長,台灣工商界巨頭,前國
民黨中常委、「總統府」資政。辜氏家族先後與蔣介石父子、李登輝夫婦、連戰等
人都有非常密切的關係。辜振甫的妻子嚴悼雲是望族紳士林熊樣的外甥女,嚴的祖
父是北大第一任校長嚴復。行政院長連戰的姑母嫁到了林家。嚴悼雲曾得到宋美齡
賞識,一直和蔣經國長子蔣孝文之妻徐乃錦輪流擔任台灣基督教女青年會理事長,
1992年被任命為「婦聯會」總干事。她與李登輝之妻曾文惠相交甚厚。辜振甫之侄
辜濂松的妻子林瑞慧也是李登輝之妻的密友,其侄孫辜仲諒早在上中學時就認李登
輝為乾爹。因此,有時候李登輝的生日宴會也在辜家舉行。
  此刻,兩主角正面對面,隔著一個長方形會議桌,相互伸出手來,終於實現了
海峽兩岸授權民間團體領導人之間的首次握手。早已等待在會議室現場采訪的200多
名中外記者,對汪、辜握手的場面極為重視和關注,人群中一再響起「再握一次手」、
「再來一次」的呼聲。汪道涵和辜振甫相視而笑,面對鏡頭欣然地一次又一次握手,
共連續握手四次之多。此時,閃光燈和快門聲響成一片,紛紛搶拍下這一珍貴的歷
史鏡頭。
  在這裡舉行的,便是備受世人矚目的「汪辜會談」。
  儘管雙方敲定的這次會談地點在新加坡,且定調為「民間性、事務性、經濟性、
功能性」,不涉及政治層面問題,但會談本身的進程,仍然引發兩岸人們的廣泛關
注。
  「汪辜會談」是最先由大陸海協會提出,經過8個月的協商、籌備,而得以實現
的。
  1990年11月21日,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正式成立,並於翌年3月9日開始掛牌運
作。該會采取民間團體形式,具法人資格,接受台灣「行政院」指導,台「陸委會」
為其主管機關,實際上具有半官方性質。該會設董、監理事會,董事長一直由辜振
甫擔任,而秘書長自成立到1998年已走馬燈似地換了5個,即陳長文、陳榮傑、邱進
益、焦仁和、許惠示右。
  1991年12月16日,大陸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宣告成立,這是以促進兩岸交往、發
展兩岸關係、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為宗旨的民間團體。首任會長汪道涵,名譽會長榮
毅仁。
  1992年6月8日,成立不久的海協會即致函邀請台灣海基會董事長、副董事長、
秘書長率團來訪。8月4日,汪道涵再次向辜振甫發出邀請,希望「就當前經濟發展、
兩會會務問題交換意見,洽商方案」。8月12日,辜振甫正式回函接受邀請,這便是
「汪辜會談」最初的由來。消息傳出,頓時成為海內外輿論界的熱門話題。
  隨即,雙方展開一系列會談準備,人員、函電往來頗為頻繁,新聞界也越炒越
熱。特別是為「汪辜會談」作預備性磋商的兩次「唐(樹備)邱(進益)磋商」的成功,
更是先聲奪人,備受兩岸矚目。
  1993年4月22日,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邱進益一行和海協會常務副會長唐樹
備、鄒哲開一行相繼抵達新加坡,為「汪辜會談」做最後準備,確定了會談的具體
地點、主要議題和會談後發表文件的基本內容。當此之際,200多名中外記者已雲集
新加坡。
  4月25日下午,78歲的海協會會長汪道涵抵達新加坡樟宜機場,即對記者發表談
話:「我們主張和平統一,我們雙方都有發展兩岸關係、實現和平統一的願望,本
人願以滿腔熱忱,為維護兩岸同胞正當權益,為發展兩岸關係,竭盡綿薄之力。」
  第二天下午,了6歲的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抵達新加坡。他在機場發表談話說:
「縱觀世界潮流,『對抗』已經為『和解』所替代,而『和解』也逐漸邁進『互利
互惠』的階段。今後,海峽兩岸的中國人都應該揚棄『零和』的邏輯,秉持『雙贏』
的理念,相互扶持。」
  4月27日上午10時,具有歷史意義的「汪辜會談」終於如期揭幕了。
  汪道涵在致辭中說:「我首先轉達江澤民先生、李鵬先生的問好,並請辜先生
轉達他們個人對李登輝先生、連戰先生的問候。他們也向曾支持這次會談的郝相村
先生問好。」辜振甫認真記下了汪道涵轉達的問候。他在致辭時表示,各方面對這
次會談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雙方通過坦誠交換意見,為兩岸關係的將來奠定良好
的基礎。
  接著,汪道涵就這次會談的議題、性質和主要精神,以及有關海峽兩岸經濟、
文化、科技交流,兩會會務合作等問題,分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著重講了八個問
題:一是關於兩岸經濟交流合作的迫切性和必然性;二是關於兩岸經濟合作的基本
主張;三是關於直接「三通」的問題;四是關於兩會共同籌開民間的經濟交流會議
的建議;五是關於台商在大陸投資和大陸經貿界人士訪台問題;六是關於兩岸勞務
合作問題;七是關於台商參與開發上海浦東、長江三峽和圖們江問題;八是關於合
作開發能源、資源問題。
  辜振甫在發言中,就非法入境人員的遣送、共同打擊海上犯罪活動、海上漁事
糾紛的處理,以及經濟、文教、青少年交流等方面的問題,分別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他表示:「我們對會談的結果寄予殷切的期望,希望能圓滿成功。」
  最後,汪道涵表示:「海峽兩岸隔了40年之後,重新恢復交往,有大量的問題
需要解決。我們反覆講,只要坐下來談,一切問題都好商量,只要兩會本著互相尊
重、平等協商、實事求是、求同存異的精神,總會找到解決問題的妥善辦法。」
  下午,由唐樹備和邱進益就有關具體問題進行磋商,汪道涵夫婦和辜振甫夫婦
則在松林俱樂部茶敘。
  4月28日,雙方舉行第二輪會談。在台商到大陸投資保障協定和民間經濟交流會
議兩個問題上,雙方發生分歧,互不相讓,唐、邱商談一天,仍未取得預期效果。
汪、辜共同表示:這次會談的氣氛很融洽,在許多問題上達成了共識,對某些問題
有不同見解並不要緊,如果這次不能解決,以後還有第二次、第三次會談。
  4月29日上午10時40分,汪道涵和辜振甫並肩走進擺滿鮮花的海皇大廈簽字廳。
他們分別在四項協議的文本上簽字,並互相交換了文本及簽字筆。出席簽字儀式的
汪辜兩位夫人及雙方各10名代表舉杯祝賀。兩位古稀老人睿智而深邃的目光,相互
凝視著,雙手緊緊握在一起,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這天簽署的四項協議包括:《汪辜會談共同協議》、《兩岸公證書使用查證協
議》、《兩岸掛號函件查詢補償事宜協議》、《兩岸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
  簽字儀式結束後,汪道涵、辜振甫分別舉行記者招待會,不約而同地對這次會
談給予了高度評價。汪道涵說,這次會談是兩岸邁出的歷史性的重要的一大步,對
推動兩岸繼續接觸、兩岸關係繼續發展將起重要作用。辜振甫認為,這次會談為兩
岸交流掀開了新的一頁,《兩岸聯繫與會談制度協議》將搭起兩岸溝通的橋樑,對
發展兩岸關係和兩岸交流秩序化將是一座裡程碑。
  為祝賀會談成功,汪道涵夫婦在新加坡董宮酒樓宴請辜振甫夫婦及台灣海基會
一行。這家酒樓中餐部經理為宴會設計的菜單上,每一道菜都起了別具心裁的菜名:

  情同手足、兄弟之誼、琵琶琴瑟、夜語華常、龍族一派、三元齊集、喜慶團圓、
前程似錦、萬壽無疆……

  一道道寓意深長的菜名,寄托了兩岸同胞和全球炎黃子孫的真誠的期待和美好
的祝願。
  第一次「汪辜會談」以後,海峽兩岸關係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勢頭。主要表現
在兩岸交流發展加快,從單向交流逐步發展到雙向交流,而且人數不斷增多,規模
不斷擴大,層次不斷提高,台灣一些上層知名人士以及中層現職官員,也相繼前往
大陸訪問,而大陸許多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也赴台交流,一些具有較高黨政身份
的人員也得以赴台。僅1993年當年,大陸人島演出的大中型藝術團體就有20多個。
不但如此,交流領域還從文化逐漸涉及到經濟、貿易、科技等方面。這些往來交流,
對海峽兩岸關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也為海峽兩岸各種談判創造了良好的氛
圍。

  1995年1月30日,在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春節來臨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
席江澤民在新春茶話會上發表了《為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而繼續奮鬥》的重要
講話。這個講話進一步闡釋了鄧小平關於「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思想精髓,從
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台灣同胞根本利益出發,在重申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立場的基礎
上,提出了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他說:

  ……1979年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以來,我
們制定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和一系列對台政策。鄧小平同志是中
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也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偉大構想的創造者。鄧小平
同志高瞻遠矚,實事求是,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解決台灣問題的重要
論斷和思想,確立了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指導方針。
  鄧小平同志指出,問題的核心是祖國統一,凡是中華民族的子孫,都希望中國
統一,分裂是違背民族意志的。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能允許有
什麼「兩個中國」或「一中一台」,堅決反對「台灣獨立」。解決台灣問題無非有
兩種方式,一種是和平的方式,一種是非和平的方式。用什麼方式解決台灣問題,
完全是中國的內政,決不允許外國干涉。我們堅持用和平的方式,通過談判實現和
平統一;同時我們不能承諾根本不使用武力,如果承諾了這一點,只能使和平統一
成為不可能,只能導致最終用武力解決問題。統一以後實行「一國兩制」,國家的
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台灣保持原有的制度。「不是我吃掉你,也不是你吃掉我」。
統一後,台灣的社會經濟制度不變,生活方式不變,台灣同外國的民間關係不變,
包括外國在台灣的投資及民間交往不變。台灣作為特別行政區有高度的自治權,擁
有立法權和司法權(包括終審權),可以有自己的軍隊,黨、政、軍等系統都由自己
管理。中央政府不派軍隊、行政人員駐台,而且在中央政府裡還要給台灣留出名額。
  十幾年來,在「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基本方針指引下,經過海峽兩岸同胞、
港澳同胞和海外僑胞的共同努力,兩岸人員往來以及科技、文化、學術、體育等各
領域的交流蓬勃發展。兩岸經濟相互促進、互補互利的局面正初步形成。早日實現
兩岸直接「三通」,不僅是廣大台胞、特別是台灣工商業者的強烈呼聲,而且成為
台灣未來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兩岸事務性商談已取得進展,「汪辜會談」標志著
兩岸關係邁出了歷史性的重要一步。
  但是,值得所有中國人警惕的是,近年來台灣島內分離傾向有所發展,「台獨」
活動趨於猖撅。某些外國勢力進一步插手台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這些活動不僅
阻礙著中國和平統一的進程,而且威脅著亞大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發展。
  當前國際形勢仍然複雜多變,但總的趨勢是走向緩和。世界各國都在制定面向
未來的經濟戰略,把增強綜合國力作為首要任務,以求在下一世紀到來時能在世界
上占有自已的位置。我們感到高興的是,海峽兩岸的經濟都在向前發展。1997年、
1999年,我國將相繼恢復對香港和澳門行使主權,這將是全國各族人民包括台灣同
胞的一件大喜事。中華民族歷盡滄桑,飽經磨難,現在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實現
全國振興的時候了。這對台灣是個機會,對整個中華民族也是個機會。在這裡,我
願就現階段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的若干重要問題提出如下看法和
主張。
  (一)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和前提。中國的主權和領土
決不容許分割。任何制造「台灣獨立」的言論和行動,都應堅決反對;主張「分裂
分治」、「階段性兩個中國」等等,違背一個中國的原則,也應堅決反對。
  (二)對於台灣同外國發展民間性經濟文化關係,我們不持異議。但是,我們反
對台灣以搞「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為目的的所謂「擴大國際生存空間」的話
動。只有實現和平統一後,台灣同胞才能與全國各族人民一道,真正充分地共享偉
大祖國在國際上的尊嚴與榮譽。
  (三)進行海峽兩岸和平統一談判,是我們的一貫主張。在和平統一談判的過程
中,可以吸收兩岸各黨派、團體有代表性的人士參加。我在1992年10月中國共產黨
第十四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報告中說:「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什麼問題都可以談,
包括就兩岸正式談判的方式同台灣方面進行討論,找到雙方都認為合適的辦法。」
我們曾經多次建議雙方就「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逐步實現和平統一」進行談判。
在此,我再次鄭重建議舉行這項談判,並且提議,作為第一步,雙方可先就「在一
個中國的原則下,正式結束兩岸敵對狀態」進行談判,並達成協議。在此基礎上,
共同承擔義務,維護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並對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進行規劃。
至於政治談判的名義、地點、方式等問題,只要早日進行平等協商,總可找出雙方
都可以接受的解決辦法。
  (四)努力實現和平統一,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我們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決不
是針對台灣同胞,而是針對外國勢力干涉中國統一和搞「台灣獨立」的圖謀的。
  (五)面向二十一世紀世界經濟的發展,要大力發展兩岸經濟交流與合作,以利
於兩岸經濟共同繁榮,造福整個中華民族。要繼續加強兩岸同胞的相互往來和交流,
增進了解和互信。兩岸直接通郵、通航、通商,是兩岸經濟發展和各方面交往的客
觀需要,也是兩岸同胞利益之所在,完全應當采取實際步驟加速實現直接「三通」。
要促進兩岸事務性商談。我們贊成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商談並且簽訂保護台商投
資權益的民間性協議。
  (六)中華各族兒女共同創造的五千年燦爛文化,始終是維繫全體中國人的精神
紐帶,也是實現和平統一的一個重要基礎。兩岸同胞要共同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
優秀傳統。
  (七)兩千一百萬台灣同胞,不論是台灣省籍還是其他省籍,都是中國人,都是
骨肉同胞、手足兄弟。要充分尊重台灣同胞的生活方式和當家做主的願望,保護台
灣同胞一切正當權益。我們黨和政府各有關部門,包括駐外機構,要加強與台灣同
胞的聯繫,傾聽他們的意見和要求,關心、照顧他們的利益,盡可能幫助他們解決
困難。我們希望台灣島內社會安定、經濟發展、生活富裕;也希望台灣各黨派以理
性、前瞻和建設性的態度推動兩岸關係發展。我們歡迎台灣各黨派、各界人士,同
我們交換有關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的意見,也歡迎他們前來參觀、訪問。凡是為中
國統一作出貢獻的各方面人士,歷史將永遠銘記他們的功績。
  (八)我們歡迎台灣當局的領導人以適當身份前來訪問;我們也願意接受台灣方
面的邀請,前往台灣。可以共商國是,也可以先就某些問題交換意見,就是相互走
走看看,也是有益的。中國人的事我們自己辦,不需要借助任何國際場合。海峽咫
尺,殷殷相望,總要有來有往,不能「老死不相往來」。
  ……
  早日完成祖國統一,是中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心願。無限期地拖延統一,是所有
愛國同胞不願意看到的。中華民族偉大的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經說過:「統一
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一便要受害。」我們
呼吁所有中國人團結起來,高舉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堅持統一,反對分裂,全力
推動兩岸關係的發展,促進祖國統一大業的完成。中華民族現代發展進程中這光輝
燦爛的一天,一定會到來。

  江澤民的講話在海峽兩岸和國際上引起了強烈反響。台灣島內輿論認為這篇講
話頗有新意,合情合理,希望台灣當局能順應歷史潮流,盡快對江澤民講話作出回
應,使兩岸關係有一個新的發展。港澳報紙稱「江八條」貫徹「和平統一、一國兩
制」精神,全篇充滿一個「誠」字,可以說披肝瀝膽,公忠為國,情見乎詞,躍然
紙上。巴黎《歐洲日報》(中文)稱:「悠悠萬事,統一為大,依中華民族的整體利
益為依歸,此議高屋建瓴,又切合實際,如能實現,當是中國人民之福。」大陸各
界人士紛紛發表文章、談話,擁護江主席講話,呼吁台灣當局采取實際行動,首先
實現兩岸直接「三通」,早日實現政治談判,完成祖國統一大業。
  台灣當局終於作出了回應。
  1995年4月8日,李登輝以「總統」兼「國家統一委員會」主任委員身份,主持
「國統會」改組後的第一次會議,並在會議討論後發表談話。李登輝聲稱:

  針對現階段的情勢,為建立兩岸正常關係,我們提出以下主張:
  (一)在兩岸分治的現實上追求中國統一。要解決統一問題,就不能不實事求是,
尊重歷史,在兩岸分治的現實上探尋國家統一的可行方式。只有客觀對待這個現實,
兩岸才能對於「一個中國」的意涵,盡快獲得較多共識。
  (二)以中華文化為基礎,加強兩岸交流。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全體中國人
的共同驕傲和精神支柱。在浩瀚的文化領域裡,兩岸應加強各項交流的廣度與深度,
並進一步推動資訊、學術、科技、體育等各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三)增進兩岸經貿往來,發展互利互補關係。面對全球致力發展經濟的潮流,
中國人必須互補互利,分享經驗。台灣的經濟發展要把大陸列為腹地,而大陸的經
濟發展則應以台灣作為借鑒。至於兩岸商務與航運往來,由於涉及的問題相當複雜,
有關方面必須多方探討,預作規劃。在時機與條件成熟時,兩岸人士並可就此進行
溝通,以便透徹了解問題和交換意見。
  (四)兩岸平等參與國際組織,雙方領導人借此自然見面。目前,兩岸共同參與
若干重要的國際經濟及體育組織,雙方領導人若能借出席會議之便自然見面,必然
有助於化解兩岸的故意,培養彼此的互信,為未來的共商合作奠定基礎。
  (五)兩岸均應堅持以和平方式解決一切爭端。我們認為,大陸當局應表現善意,
聲明放棄對台澎金馬使用武力,不再做出任何引人疑慮的軍事行動,從而為兩岸正
式談判結束敵對狀態奠定基礎。目前,我們將由政府有關部門,針對結束敵對狀態
的相關議題進行研究規劃,當中共正式宣佈放棄對台澎金馬使用武力後,即在最適
當的時機,就雙方如何舉行結束敵對狀態的談判,進行預備性協商。
  (六)兩岸共同維護港澳繁榮,促進港澳民主。香港和澳門是中國固有領土,港
澳居民是我們的骨肉兄弟,1997年後的香港和1999年後的澳門情勢,是我們密切關
心的問題。我們希望大陸當局積極響應港澳居民的要求,集合兩岸之力,與港澳人
士共同規劃維護港澳繁榮與安定。

  李登輝發表有關兩岸關係的六項「政策宣示」後,台灣輿論及各界迅速作出反
應。4月9日,台灣各主要報紙都全文刊登了李登輝的講話及社論。社會各界人士也
都透過各種新聞媒體表達了看法、意見和評論。其中絕大多數台報對李登輝的六項
主張加以肯定,認為是對江澤民八項主張的「善意回應」,「在尊重歷史的前提下,
兼顧了現實」,對發展兩岸關係「具有重要意義」。但也有部分輿論指出,李登輝
講話「了無新意」,「未有突破性宣示」,有些提法和做法「不務實」、「不切實
際」。
  香港報紙對李登輝講話大多評價不高,有的還進行了批評。《天天日報》發表
《李江論點,逕渭分明》的社論,指出:「台灣認為直接『三通』時機未成熟,兩
岸負責人見面只宜在國際性場合,至於政治性談判也被認為為時尚早,需有前提。
准此以觀,大門雖開著,條件未配合,『李六點』未能為兩岸關係開創新局。」《
聯合報》一篇特稿的題目便是《李六點江八點各彈其調》,其內容不言而喻。
  日本時事社認為:李登輝的講話「缺乏新意」。「中國對台灣獨立的動向想要
保留軍事選擇權,因而李登輝提出的『宣佈不使用武力』的前提條件是中國所難以
接受的。」「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在其建議中曾說,兩岸領導人可以互訪,但不同
意在國際舞台上舉行會談。對此,李總統的講話同台灣的一賈主張沒有任何變化,
仍堅持在國際會議的場合舉行自然而然的會談。據台灣人士說,台灣方面原本已經
研究了更深人的建議,但是由於中國方面在不久前李總統的出訪活動中阻撓其訪問
以色列,因此台灣方面的態度變得強硬起來,結果只停留在原來的立場上。」
  日本共同社在一篇報道中說:「中國方面試圖通過江主席的建議把台灣方面推
上政治談判的舞台,以便打開業已陷人僵局的祖國統一問題。但只要讀一讀李的演
說便可以了解,事態似乎不可能迅速地發展。」
  正是:
    你跳快三他慢四,
    何日才是共舞時!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文學殿堂 瘋馬掃描校對 |http://www.yesho.com/wenxue/
轉貼請保留站台信息。

[到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