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和談演義(第二部)  第二十五回
磨擦專家敗走河北 談判高手再回重慶 


  卻說國共談判陷於停頓後,雙方都在考慮自己的對策。1月10日,毛澤東提議召
開政治局會議,專門討論國共關係方面的應付方針。
  毛澤東作開場白:「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我們不能再退讓了。23縣,一個也
不能少。中國出了雙縣長、雙專員,貽笑中外。」
  張聞天表示:「一定要強硬起來。乾脆要求未總司令兼河北省主席,不要鹿鐘
麟,不要石友三,也不要龐炳勳。再請令賀龍為察哈爾省主席,反正那裡的友軍都
跑光了。」
  毛澤東說:「賀龍還是先去晉西北,完全解決晉綏舊軍殘部,建立晉西北軍政
委員會,賀龍任主任,鞏固這塊根據地,建立政權,讓續范亭將軍當行政公署主任。
整個山西問題,還是要講和平方錢。」
  王稼祥說:「隴東事情必須讓他們立即給予答覆。不恢復去年8月狀態,王旅不
能撤。」
  「對,」毛澤東堅決地說,「隴東要針鋒相對,他抓我們一人,我們至少也抓
他一個,來而不往非禮也。要解決就要合理解決,我方源謝覺哉為代表。」
  張聞天說:「王旅不能撤,並要求增調兩旅。陝北在二戰區範圍,並非另一戰
區,王旅增援河防極為正當。現因蔣鼎文、未紹良增派大兵,包圍邊區,所以八路
軍必須增調兩旅,否則後方無保障,前線不安心,要求蔣、何迅速批准。」
  毛澤東說:「邊區和軍隊是根本。八路軍必須三軍九師,22萬人,月餉440萬元,
每人20元,不算多。新四軍3個師5萬人,月餉100萬元。這些都是最低限度,不能再
讓步。」
  這樣強硬的條件,國民黨自然難以接受。
  1月19日,何應欽、張沖代表國民黨方面同葉劍英談判,對中共提出的條件作了
如下答覆:(一)邊區名稱為陝北行政區;(二)暫時隸屬行政院;(三)縣數15縣;(四)
十八集團軍擴軍為三軍六師;(五)三五九旅至少要有一部分過河東,以給中央面子。
  何應欽回答後,不容葉劍英分辯,說是「定案」,要求共產黨必須同意。葉劍
英當然拒不接受。雙方再次不歡而散。
  毛澤東對這種毫無結果的談判已感厭倦。現在已不是三年前,為什麼還要仰人
鼻息過日子呢?抗戰兩年半,共產黨的力量在蔣介石的「限制」聲中增加了近十倍。
如今只要不和蔣介石徹底撕破臉皮,我行我索,你又奈何了我?日本人也就這點能耐
了,彈丸之地,興兵數百萬遠征,馬上就會山窮水盡的。只要蔣介石不公開投降日
本,他也不可能發動大規模的內戰。
  2月10日,毛澤東提出如下近期目標:傾盡全力把整個華北直至皖南江南置於共
產黨的管理之下。為此目的,要陳毅部擴大軍隊5萬,猛烈發展蘇北,其在江南一部,
要向淞滬、滬杭、蘇嘉三線發展,爭取越過滬杭路延至海邊;項英部也要擴軍,鞏
固皖南;鄂中、鄂東李先念部要擴軍3萬,建立民主政權,如程汝懷部襲擾,即殲滅
之;彭雪楓部要確實掌握淮河以北,隴海路以南,西起開封,東至海邊整個地區,
至少應擴軍4萬;陳光、羅榮桓、徐海東、朱瑞等部,擴大軍隊15萬,堅決消滅沈鴻
烈,堅決建立政權,造成華中與華北的戰略樞紐;聶榮臻等部確保五台、冀中;蕭
克部確保平西;賀龍等部以經營晉西北及綏遠為目標。晉冀察綏等省以鞏固為主,
從鞏固中擴大之,魯豫蘇鄂皖等省以擴大為主,從擴大中鞏固之。
  毛澤東的雄心壯志,呼之欲出。毛澤東的智謀策略,漸臻化境。毛澤東的戰略
眼光,至遠至深。
  毛澤東指令下達的第二天,劉伯承、鄧小平等部即開始實行這個計劃了。
  1939年底,山西事變尚未了結,駐紮在冀南的石友三部趁火打劫,多次進攻八
路軍,占了不少便宜。1940年1月,蔣介石鑒於鹿鐘麟已提出辭呈,另委四十軍軍長
龐炳勳為河北省主席。接著,龐炳勳、朱懷冰、石友三等軍自南而北,向太行、冀
南抗日根據地發動進攻,與日軍自北面南的掃蕩相配合。太行根據地處於兩面夾擊
的危急局面。
  朱德、彭德懷、左權、聶榮臻、呂正操、劉伯承、鄧小平等立即研究如何打一
場反磨擦戰役,一致的看法是,應集中力量打擊反共急先鋒朱懷冰。
  不過,有「磨擦專家」稱號的朱懷冰是中央軍,武器精良,氣焰張狂。反磨撩
以來,直接和中央軍打,這還是第一次。打不打,能不能打好,需要慎重考慮。
  劉伯承的態度十分堅決,說:「他們從太南把我們擠到太中,又要把我們擠到
太北,那我們在地球上就沒有地方立腳了,成了空軍。只有到空中去。空軍還得在
地上有個機場哩!」
  彭德懷說:「好!就收拾這個『磨擦專家』。叫黃克誠他們在西邊打,你們在
東路打。」
  朱德說:「這回嘛,我和老彭、伯承都不出面,叫小平同志來干,到時候好說
話。」眾人大笑。
  3月5日,一二九師和晉察冀軍區共13個團的兵力,在晉冀豫邊的磁縣、林縣、
武安、涉縣地區,向朱懷冰部發起攻擊。僅4天,就殲滅朱懷冰兩個師及其他反共軍
1萬余人。朱懷冰丟下家眷率殘部逃脫。八路軍總部派人將其家眷送還。
  打朱懷冰的同時,八路軍在平漢鐵路東擊潰了勾結日軍的石友三部。以後,八
路軍截獲了石友三與其弟石友信秘密降日的罪證,又連續給石以打擊,並將證據送
給蔣介石和衛立煌。衛立煌下令將石友三密捕處決。
  打朱戰役前,鹿鐘麟因在河北已難立足,率殘部千餘人從冀西南撤,到磁縣正
遇上朱部被殲。鹿一行逃到陵川險道,被八路軍發現,報告彭德懷。彭德懷說:「
國共還要合作,放他去吧,以後好見面。」
  鹿鐘麟跑回重慶,馮玉祥責問他:「去年彭德懷來看我,介紹八路軍在敵後的
政策,我還要向八路軍學習哩,你為什麼不好好和八路軍合作?」鹿以遵照蔣介石
的《限制異黨活動辦法》來解釋。馮玉祥罵道:「我叫你深入敵後,是為和八路軍
密切合作,發展一些部隊,抗戰對敵。誰叫你管他那些混戰辦法?」
  毛澤東擔心各地沖突加劇,影響國共合作,決定見好就收。3月20日。毛澤東電
告朱德、彭德杯、楊尚昆、劉伯承、鄧小平:「山西、河北兩省反磨擦行動,全部
告一段落,在此期間內,偃旗息鼓,一槍不打,向一切國民黨軍隊表示友誼,求得
恢復感情,推動時局好轉。」
  蔣介石也不希望國共關係破裂。周恩來後來說:「朱懷冰被消滅完了,蔣介石
從來沒有提過這件事。」朱德說:「他們不作聲,我們也不作聲。他們打敗了不作
聲,我們勝利了,何必那樣來宣傳呢?」
  蔣介石的視線更多地集中在了華中地區。
  華中地區自古就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抗戰之初,蔣介石的主要兵力都集中
在這裡。日軍先後占領南京、武漢後,將大量兵力移向西南,因此,華中一帶出現
了「空隙」。1939年9月,新四軍第四支隊開進皖東。蔣介石得到這個消息,即令四
支隊回撤,理由是不能擅自移防駐地。四支隊不聽,蔣介石密令皖東程汝懷部對進
入皖東的新四軍「按匪論剿」。然而,到1940年初,皖東新四軍仍有較大發展。
  這時,新四軍的兵力主要分佈在三個地區:葉挺、項英率新四軍軍部和第三支
隊駐在皖南;陳毅、粟裕率新四軍第一、二支隊開闢蘇南根據地後成立江南指揮部;
張雲逸率新四軍第四支隊開闢皖東根據地後成立江北指揮部。
  對新四軍的戰略發展方向,當時有兩種不同意見。負責指導華中工作的中共中
央中原局書記劉少奇主張大力發展蘇北,主持新四軍工作的中共中央東南局書記項
英則主張發展和增強皖浙贛等地的工作。毛澤東、洛甫、王稼樣舉行書記處會議,
決定支持劉少奇的意見,電告項英、葉挺:「你們主要出路在江北;雖已失去良機,
但仍非力爭江北不可。」根據這個要求,新四軍江北部隊立刻抓緊向皖東敵後發展,
到3月間就從原來的5000人發展到15000人,為向蘇北發展開闢了道路。
  蔣介石一看勢頭不對,下令在長江下游及淮河西域的新四軍統統撤回皖南。
  3月5日,中共中央書記處電示劉少奇:「對蔣的撤離命令一概置之不理。」
  蔣介石見命令失靈,立刻命令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第五戰區副司令長官
李品仙、第三十一集團軍總指揮湯恩伯、蘇魯戰區副司令長官韓德勤等部向江北新
四軍進攻。
  面對嚴峻局勢,毛澤東立即發出「磨擦中心將移至華中」的警告,並要求八路
軍立即抽調4萬至5萬兵力,在3個月中到達華中,增援新四軍,創建新的敵後根據地。
  按照毛澤東的指示,新四軍江北部隊擊退了蘇北方面韓德勤的進攻,以勸告和
爭取的態度暫時制止了其他國民黨軍的東進。
  4月初,顧祝同邀請新四軍政治部主任袁國平赴上饒商討新四軍的活動區域。與
此同時,蔣介石也邀請朱德、周恩來赴重慶談判華中問題。
  這時,蔣介石已打算將軍事進攻的重點從江北移到江南。他說:「葉、項在皖
南,如甕中之鱉,手到擒來;陳、粟在蘇南,如海濱之魚,稍縱即逝。」因此,顧
祝同在談判中多次提出要江北新四軍全部南調,意在切斷新四軍和八路軍會合的可
能,並使他們集中到蘇南狹小地區後再加以消滅。
  毛澤東及時察覺了蔣介石的企圖。他4月20日致電項英:「蔣、顧陰謀是想把新
四軍江北、江南部隊全部掐死在蘇南敵後狹小區域,以求隔絕八路軍新四軍之聯繫,
以求適當時機消滅新四軍;皖北、皖東……是消解國民黨消滅新四軍之陰謀的重要
鬥爭地區……現在和將來,江北部隊均不能南調,這些部隊南調,不會對江南部隊
有幫助,而只使江南部隊更孤立更困難,故目前對顧祝同可用各種辦法借口延擱之。」
  毛澤東最擔心的是院南的情況,因為停留在皖南的新四軍軍部,北面是受到日
本軍艦嚴密封鎖的長江,東、南、西三面都有國民黨的重兵,隨時有被突然襲擊的
可能。他致電項英,詢問:「軍部及皖南部隊被某方襲擊時,是否有沖出包圍避免
重大損失的辦法?其辦法以向南打游擊為有利,還是以向東會合陳毅為有利?渡江
向北是否已絕對不可能?」過了幾天又致電項英,明確指出:「皖南軍部以速移蘇
南為宜。」
  形勢已日見惡化,項英卻猶豫不決。5月4日,毛澤東對項英提出尖銳的批評。
  隨後,陳毅率部北渡長江,挺進蘇北,打破了國民黨打算消滅蘇南地區新四軍
的圖謀。但項英仍固執己見,沒有東出蘇南同陳毅部會合,喪失了轉移的時機,對
可能遭受的突然襲擊也仍然不做準備,從而使皖南新四軍軍部陷入愈來愈危險的境
地。按下不表。

  再說正當國共雙方為華中問題鬥智之時,重慶軍委會副參謀總長、「小諸葛」
白崇禧於4月16日上書蔣介石,提出一個更老辣、更徹底的妙計:劃界而治。儘管5
個月前張沖曾向博古提過這樣的建議,但因軍事沖突一直擱置下來了。白祟禧認為
共產黨擴張勢力用心深遠,而在抗戰之現階段,斷然處置則投鼠忌器,若聽之任之,
又恐將來釀成大患。他建議於適當地帶劃定第十八集團軍作戰區域,再將新四軍編
入十八集團軍戰鬥序列,令其集結至一個區域內,授以攻敵任務,指定攻擊目標,
這樣就可以限制其編製、人數及宣傳和活動範圍,在其範圍內聽之任之,超出範圍
即予以取締,如其抗命,則繩之以法。
  蔣介石接信大喜,這樣既可限制共產黨的發展,又能避免國共軍隊之間的沖突,
可謂一舉兩得。贊賞過後,便命軍令部負責擬定劃界方案。幾天後,軍令部的四種
方案擺在蔣介石的辦公桌上。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一案:變更戰鬥序列,將第十
八集團軍及新四軍劃為冀察戰區,委任朱德、彭德懷為戰區正副總司令,令兩軍全
部開入舊黃河河道以北之冀察兩省和交界地區。蔣介石為什麼同意這一方案?因為
八路軍已經占領這些地區,成了既定事實、國民黨一時也難以收回,如今同意劃給
共產黨,不過是補個手續,順水推舟送個人情而已。根據蔣介石的意圖,國民黨方
面以第一方案為原則,開始制定具體辦法,約共產黨進行劃界問題的談判。
  然而,這一方案是不是太一廂情願了?毛澤東和他的夥伴們會接受嗎?
  對於通過劃界來解決國共兩黨的矛盾,共產黨是同意的。毛澤東表態道:「劃
界可以,要爭取劃界,我們不超出界外,避免同國民黨引起更大的沖突,以減少國
民黨的恐懼情緒,爭取抗戰時間延長。」但是,在他的心裡,這個「界」劃在哪裡
呢?他決定還是派中共談判「第一高手」周恩來前往重慶。周恩來3月下旬才從蘇聯
回到延安。他5月11日離開延安前,毛澤東和他商量了談判的對策。
  周恩來先到西安,同當地的國民黨軍政人員進行了晤談,並同由洛陽趕來、准
備返回延安的未德會面,交換了意見。
  5月31日,周恩來到達重慶,立即同正在那裡的新四軍軍長葉挺、政治部主任袁
國平會面。這時,項英仍沒有處理好同葉挺的關係。蔣介石放出風聲說:葉挺已離
開新四軍,新四軍問題須重新解決。並有另派他人充任新四軍軍長的意思。周恩來
見葉挺時,好言撫慰,明確地確定他在新四軍中的實際地位和職權,請他向蔣介石
表示願回新四軍工作,堅決反對蔣介石另派新四軍軍長。葉挺答應了。周恩來和袁
國平談話時,袁認為八路軍既然南下,新四軍也應向南發展。並說:項英同意中央
指示的原則,但認為中央對新四軍的批評有些是出於誤會。周恩來指出項英沒有積
極執行中央關於新四軍應向北發展的方針,沒有執行中央關於對頑固派應進行「有
理有利有節」鬥爭的方針,而采取了單純合法鬥爭的方針,在同國民黨的談判中沒
有堅持原則立場,這些都是錯誤的。周恩來還對袁國平說:「根據中央的意見,今
後有關新四軍問題的談判,不再由你和顧祝同在上饒進行,一律移重慶,由我負責。」
  6月4月,周恩來拜會了正為湖北戰事忙得焦頭爛額的蔣介石。
  周恩來面色紅潤,精神勃勃。在蘇聯治傷期間,他的體重增加了9磅。對比之下,
蔣介石顯得憔悴不堪。
  「我沒有很多時間。」蔣介石問了一下周恩來治傷的情況,即轉換口氣道,「
日寇這次進攻,是近兩年所沒有的,你們不能再鬧了!」
  周恩來謹慎地說:「我們也希望時局好轉,有人故意把事情弄成這樣了。中共
是要發展,可並不是要超過國民黨,說我們要獨霸,是天大的謊言,說中共要舉行
暴動推翻國民黨,更完全是造謠。我們的發展,主要是在淪陷區同敵偽爭取群眾。
我們一直是誠意抗戰的,一直是擁護委員長的呀。我們所反抗的,只是反共、溶共、
剿共的行動,因為這樣做只能幫助敵偽。」
  蔣介石顯出委屈的神色,說:「那個《限制異黨活動辦法》,我早就說過,我
並沒有批准,也從未看到其他所謂的反共文件。一年多來,華北、華中發生的事端,
哪一件不是先由你們引起的?恩來,我對你們,可謂不薄,你們應該對得起我呀!軍
事上,只要你們服從命令,一切都好商量。你看著,我的軍隊是怎麼與日本人作戰
的,前幾天,張自忠戰死了。陳部長說你們延安無一傷兵,那是一時激憤所致。張
自忠是集團軍總司令,如今也戰死了。你們作何感想?你們要對之反省。」
  周恩來立刻反駁:「八路軍和新四軍一直在和日軍作戰,我們只有—個集團軍
司令,校長只要翻翻戰報便可知道,十八集團軍至少在起著3個集團軍的作用,它牽
制了日軍4個師團的兵力,在華日軍不過有22個師團,我們抵抗了六分之一強。如果
我沒記錯的放,全國該有三十幾個集團軍吧?該反省的不是我們。」
  蔣介石哼了一聲,說:「恩來,你們現在號稱有二十幾萬八路軍,可是,自忻
口會戰後,你們打了什麼像樣的仗?你們殲敵一個小隊,我就要通令嘉獎,對你們
算不算愛護?可是,你們的做法,很難不讓別人說三道四。日蘇如今又和解了,華
北日軍又要南移,如果你們再不行動,怎麼向國人交待!」
  周恩來正要換個話題,陳佈雷進來了。他向蔣介石報告:「敵三十九師團昨日
攻陷宜城,下個目標很可能是宜昌。」
  蔣介石拿起軍帽對周恩來說:「宜昌是重慶門戶,如果宜昌被佔,後果不堪設
想陰!我要去指揮作戰了。總而言之,抗戰團結都是有決心的,任何困難決不畏懼,
國共間的一切問題都可以解決,但軍事上必服從命令。」
  周恩來說:「這要從兩方面看,一方面服從,另一方面不能拿命令來脅迫。」
  蔣介石說了一句「那都是過去的事了」,然後邊戴帽子邊說:「具體問題,你
找何部長他們商量吧!」
  周恩來無言地站著,看著蔣介石匆匆離去。
  當天,周恩來報告中共中央:蔣對國共破裂尚未下最後決心,但投降的危險日
益嚴重。
  6月14日,周恩來向國民黨正式提交了全面解決兩黨關係的具體方案。該案除堅
持邊區為23縣外,仍堅持十八集團軍擴編為3軍9師,又提出將新四軍編為7個支隊。
7月2日,國民黨方面提出復案,要求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接到命令後,於1個月內全部
開到河北。共產黨堅決不同意。
  7月中旬,國民黨方面決定以中央提示案方式向中共表明最後態度,力圖使中共
妥協。該案較前案略有讓步,把八路軍戰區擴大到察哈爾、魯北和晉北,但卻取消
了冀察戰區設置,取消了中共獨立指揮權,仍堅持十八集團軍只許擴編至3軍6師3個
補充團,新四軍擴編成兩個師。
  7月27日,周恩來攜「中央提示案」回延安研究。8月25日,他帶著中共中央新
方案經蘭州飛回重慶。此案在邊區名稱上作了讓步,同意改為陝北行政區,因為這
個問題純屬形式,似乎用不著計較。擴軍問題也略作讓步,把十八集團軍原要求的
甲種師改為調整師,新四軍7個支隊改為3個師。要求改組冀察兩省政府,省政府主
席由中共保薦。請求把華北5省作為十八集團軍和新四軍的作戰區域。
  周恩來到重慶後,接連走訪白崇禧、陳立夫、張治中等高級官員,探詢實現中
共目標的可能性。白、陳、張等的態度很暖昧,周恩來便知這輪談判前景不容樂觀。
  果然,何應欽一看中共方案,當即拒絕就此方案進行談判,要談只能以接受「
中央提示案」為前提。
  8月28日,周恩來只好硬著頭皮去見蔣介石,希望聽聽他的意見。
  蔣介石聽完周恩來的口頭說明後,當即說:「各地游擊隊仍留原地作戰,那就
等於新四軍主力仍留在華中。按編製,新四軍只有4個支隊,其他都屬游擊隊。我的
意思是,要走,全部都走,游擊隊留在華中也可以,但要全部交給第三戰區指揮。
你們的部隊如不全部開至黃河北岸,別的問題就不要談了。」
  周恩來說:「冀察兩省,地區狹小,我們50萬部隊在這樣地域,別說作戰,就
是生存也無法保證呀。」
  蔣介石根本聽不進去,說:「會有辦法解決的。現在的形勢是,如果你們有誠
意抗日,聽我的命令,則抗戰必勝,否則必敗無疑。」
  周恩來知道再說無益,轉而再找何座欽。何應欽也很乾脆:「除非你們改變方
案。」
  事至此時,周恩來十分清楚,國共談判不可能有新的進展了。雙方所以能坐在
談判桌前清淡討論,都是敷衍,以拖延時間。既然如此,不如提個新案與他們周旋
吧。9月5日,他提出了三條解決軍事沖突的辦法。此案儘管又作了一些妥協,但國
民黨方面仍然寸步不讓,談判陷入了僵持。
  鑒於國內政治局勢趨於緊張,周恩來在重慶作出部署,加緊把整個中共組織轉
入地下,並對南方局作了組織分工。
  從8月20日起,八路軍副總司令兼前敵總指揮彭德懷在華北發動了一場震驚中外
的「百團大戰」。這次戰役以破襲日軍交通線為主要目標,八路軍共出動105個團,
20多萬人,經過三個階段,到12月上旬基本結束。八路軍前後作戰18000次,斃傷日
軍2萬余人、偽軍5000多人,俘虜日軍200多人、偽軍18000多人,八路軍傷亡17000
多人。
  百團大戰勝利的消息傳到延安,群情歡躍,萬人集會祝捷。中共中央書記處贊
揚此舉「給了日寇以沉重的打擊,給了全國人民無窮的希望」。毛澤東指出:「蔣
介石正發動反共高潮,我們要用百團大戰的聲勢去反對他。」
  八路軍在華北出擊,正值敵機170架狂炸陪都重慶,市區大火。遷都之說,妥協
之議,甚囂坐上。日本派遣軍司令部對國民政府實施誘降的「桐工作計劃」也正加
緊進行。大後方在悲觀空氣的瀰漫中,突然聽到八路軍在華北前線勝利出擊的消息,
頓時反響強烈,氣氛為之一變。重慶《大公報》、《新蜀報》、《新民報》等,況
相刊載百團大戰的戰績,發表社論。《新蜀報》9月20日這樣寫道:「我們每天看到
如雪片般飛來的條條捷報,真是興奮感動得流淚。」
  彈了一年多防共反共調的國民黨員高當局,對八路軍的勝利表示歡迎。蔣介石
特地發來嘉勉電:
  朱副長官(第二戰區)、彭副總司令:
  迭電均悉,貴部窺破好機,斷然出擊,予改甚大打擊,特電嘉勉。除電飭其他
各戰區積極出擊,以策應貴軍作戰外,仍希速傷所部,積極行動,勿予敵喘息機會,
徹底斷絕其交通為要!
  其實,蔣介石的心態是矛盾的。百團大戰吸引了大量日軍兵力,減輕了國民黨
正面戰場的壓力,他無疑是高興的。但是,這樣一來,勢必提高共產黨、八路軍、
游擊戰在全國人民心中的地位,使他的限共、溶共政策更難實行,對此,他又是不
高興的。因此,國民黨中宣部向重慶軍委會戰時新聞檢查局正式抄發了蔣介石的一
份密令:「查近來報上常有記載『百團大戰』字樣……此項名詞及有關之新聞,以
後絕對禁止登載,即飭遵。」
  而在共產黨內部,後來對百團大戰的評價也有許多爭議。
  正是:
    一場大戰匆匆過,
    曲直是非說到今。
  未知後事怎樣,且聽下回分解。


--------------------------------------
文學殿堂 瘋馬掃描校對 |http://www.yesho.com/wenxue/
轉貼請保留站台信息。

[到下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