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回 軍門府余謙告狀
    卻說余謙將到歷城縣,後邊來了一騎牲口,人又走得遲,馬又行得快,趕過余謙。
余謙見馬上坐著一個和尚.將余謙一望,轉過馬來叫道:「這不是余謙麼?」余謙聞叫,
抬頭一看,不是別人,卻是駱宏勳之嫡堂兄,名賓王。向年做過翰林院庶吉士,因則天
娘娘淫亂,重用奸佞,他就棄職,隱在九華山削髮為僧。素與狄仁傑王爺甚是契厚,他
今日五台山進香回來。狄仁傑現任山東節度使。賓王路過歷城縣,將欲一拜。遇見余謙
故呼名相問。余謙認得是賓王和尚,即雙膝跪下,口稱:「大爺爺不好了,大爺今在歷
城縣被人誣良為盜。」駱賓王道:「何人相誣?」余謙將定興縣王倫、賀氏通姦,並花
振芳盜老太太,路中刺死巴九之子;胡璉開路送行;昨晚進店,天雨阻隔;賀氏之兄賀
世賴現為歷城縣主,看見我主僕在店,差人以強盜名捉去;小的我翻牆而逃,已至三十
裡之外,復轉去自投,意欲同死,前後之事,細細述了一遍。駱賓王道:「余謙,你果
有真心救我之弟,隨我同進狄千歲衙門,即便稟明,自然有救。」余謙滿心歡喜,駱賓
王叫道:「需要改裝。」便將衣服與余謙扮做道人。包袱內現有乾糧,余謙吃了些,同
了賓王進城,他又下飯店等候。
    賓王來至節度衙門,下了牲口,命外班通報說:「九華山駱和尚稟見!」外班稟了
宅門,宅門又稟狄仁傑。狄仁傑聽說賓王和尚至此,連忙分付:「請見!」宅門上傳於
外班,外班來至大門,說聲:「請進!」駱賓王在前,余謙在後,進了宅門。狄千歲早
在堂上,二人相見禮畢,分賓主坐下,各敘寒溫。仁傑道:「一別日久,甚為渴想,今
晤尊顏,大快愚懷!」駱賓王道:「貧僧隱居荒山,千歲位居三台。每欲進謁,未得其
便。今五台山進香回來,聞得千歲榮任山東,特來叩賀。」仁傑道:「豈敢,豈敢!」
談論一會,進內書房擺齋,狄仁傑相陪用齋。那跟來的道人,亦有家人相邀,另有齋飯
管待。吃飯之後,又安排夜宴,余謙門外侍立。狄公飲酒之間;問賓王道。「先生抱濟
世之才,藏隱山林,真為可惜!常聞治極生亂,亂極生治,當今之世,已亂極矣,而治
將生焉!先生若肯離卻佛門,仍歸俗世,下官代為啟奏,同朝拱扶社稷,以樂晚年,何
如?」賓王道:「千歲美意,銘之於心。但是貧僧已脫紅塵,久無心於富貴。」狄公又
道:「素知先生道及尊府乃系獨門,而人丁甚少。先生今日出家,尊府又少一個賢子孫,
怎能昌盛也!」賓王聽說「人丁」二字,不覺眼中流出淚來。狄公忙問道:「先生因何
落淚?」賓王道,「適聞千歲言及捨下人丁,貧僧覺慘。合下歷代單傳,惟先祖、先父、
先叔三人。先父又生貧僧,先叔生一舍弟名賓侯。貧僧出家,所有奉祀先人香煙者,只
有舍弟賓侯。不料今日途中相遇家人余謙,言及今日早飯後,被歷城縣縣官硬誣為盜,
拿入縲練。貧僧歎家門不幸,人口伶仃,何至於此也?是以墜淚。」狄公道:「歷城縣
縣官前日已故,尚未題補;現今委主簿賀世賴代行,他怎無故硬誣平人為盜?」賓王道:
「今隨貧僧來者;即是舍弟家人余謙也。因主被誣,他無依無棲,走投無路,貧僧見之
不忍,故帶他同行。前後之事,他盡知之。」又叫余謙過來,將大爺之事,細細稟上千
歲。余謙走進門來,雙膝跪下,慟哭不止。狄公道:「你莫哭!且起來,將前後事情說
我知道!」余謙磕了個頭,爬起身來,立在旁邊,將任正千留住,往桃花塢游春;王倫
與賀氏通姦,主人不辭回南;花振芳求親不諧,怒及主母;鮑自安勸主避禍;山東招贅,
路過巴家寨,刺殺巴九之子;夜宿黃花舖,遇了賀賊誣良,從頭至尾說了一遍。狄公道:
「駱先生莫怪我說,令弟既系宦門之子,應當習學正業,好求取功名,怎與這水旱二寇
來往?我每欲捉拿這兩個強人,未得有便。」余謙又跪下告道:「小的主人原是習文講
武,求取功名的,因父喪未滿,在家守制。與花、鮑二人相交,亦是好意。」又將桃花
塢游春時相遇花振芳,始結王、賀之恨;捉刺客贈金之舉,方交鮑自安,故有哄堂之行;
且花、鮑二人,皆當世之英雄,非江湖之真強盜也,所劫者,皆是奸佞;所敬者,鹹系
忠良;每恨生於無道之秋,不能吐志,常為之吁嗟長歎。狄公聞余謙稱花、鮑有忠義之
心,觸起迎主還朝之念,素知這二人手下有無數英雄,欲得他歸順,以作除奸斬佞之用。
又向駱賓王道:「余謙適言嘉興哄堂案內,有梅修氏不夫而成胎之故,此何說也?」賓
王道:「古亦有斯事也。或目觸形而成胎,或夢飲而有孕,所生之子,非英才蓋世,即
成佛作仙,名曰:『仙胎。』雖然,古今不多有之事也,人見之不得不疑耳!」狄公道:
「下官學淺,不知古來那個是不夫而孕者,望先生為有證之。」賓王道:「王禪,鬼谷
成孕;甘羅,飲露成胎,皆其驗也!」狄公又道:「有夫無夫,何以知之?」賓王道:
「如真無夫之胎,其子生下,雖有筋骨,但軟而不硬,五七歲時方能行走。」狄公滿口
稱讚道:「真可謂博古通今之士,不愧翰林之職也。下官意欲叫余謙明日回江南,差一
旗牌,持我令箭,隨他偕去將水寇鮑福並私娃一案,一並提來下官面審。令弟之事,叫
余謙寫一狀子,我明日升堂放告,叫他外喊,我准他狀子,自有道理。」余謙道:「小
的回南,倘賀世賴謀害主人,如何是好?」狄公道:「我收你狀子,批准後,鮑福一並
訊究。賀世賴誣良,已為犯官,我亦差人管押。本藩親提之事,哪個敢害你主人!」余
謙方才放心。天色已晚,狄公回後,駱賓王寫了一張狀子,交給余謙,叫他明日趕早出
府,莫使他人知覺,衙外伺候。余謙一一領命。心中焦躁,思念主人,一夜何曾合眼。
天明時,看見宅門開了,余謙走出,趕奔道人寓所,將衣帽換過,同至衙前。道人獨自
報名進去了,余謙獨自在外伺候。
    只聽得三聲炮響,鼓樂齊鳴,不多一時,那狄千歲升堂放告。余謙即大叫「冤枉」,
求千歲爺作主。話猶未了,只聽得兩旁一聲吆喝,四個旗牌官如狼似虎,跑至余謙跟前,
一把抓住,提到堂上,繩捆索綁,要打一百例棒。才待舉棒,狄公將頭一低,向余謙道:
「你免打。」下邊答應一聲,就不打了。狄公問道:「你是那方人氏?何不在地方官衙
門伸告,反到本藩衙門亂喊。可有狀子麼?」余謙道:「小的有狀在懷。」狄公分付放
綁,下面將余謙放了。余謙跪下,將懷中狀子取出,頂在頭上。堂吏接著,放在公案,
狄公舉目一看,其略日:
    
    具告狀人余謙,年二十三歲,系江南揚州府江都縣人氏。為贓官誣民,借公報私,
叩求憲台提訊事:小人主人駱宏勳,老主人系原任定興縣游擊之職,在任九年身故。在
任之日,有一任正千,從主習學多年。後因老爺去世,任大爺因素有師生情誼,留主母
與小主人在彼家居住,與伊妻兄賀世賴相認。恨伊人面獸心,見財忘義,貪圖王姓之財
帛,不顧兄妹之倫理,代妹拉馬,與王姓私通,被謙撞見,於是起隙。謙主避嫌,告辭
南歸,制滿贅親。路宿黃花舖,不意賀世賴蒞任歷城主簿代行縣事,仗倚目前威勢,以
報他年私恨。協同鄰界縣唐縣令率領虎狼之眾,執捉離鄉弱民,硬誣以定興反獄,搶去
大盜之罪;嘉興劫庫,盜去私娃之罪。夫反獄事件,僕主絲毫不知,私娃案件,原曉其
情:因路過嘉興,借宿普濟庵中,夜聞梅修氏喊叫「救命」,僕主搭救情實。而盜私娃,
乃龍潭之鮑福,因狐疑不去之因,盜來以追其實,不意修氏真無夫而有孕。鮑福現今收
為義女,養活在家,以待明公而為之剖斷焉!僕主亦實未之同事奸惡。以實有之事,而
硬罪未作之人,酷刑嚴拷。因系出於離鄉弱民,怎抗邑嚴之勢!藩王畿內,又豈容奸惡
橫行。
    情急冒死具稟,伏望藩王千歲駕前恩准提訊,庶邪惡知警,而弱民超生矣。膽敢上
稟。

    狄公看完了狀子,問了幾句口供,遂拔令箭一枝,命旗牌董超,董超聽見點差,答
應一聲,當堂跪下。狄公道:「與你令箭一枝,速到鎮江府丹徒縣,提捉水寇鮑福,當
堂回話。並提私娃家梅修氏、梅滔等人犯,一同候訊。」董超先還當個美差,好不歡喜;
及聽見叫他下江南提水寇鮑福,癡呆在地,半日不應。狄公道:「本藩差你,你怎半日
不應?欲違本藩之差?」董超道:「旗牌怎敢違差!但那龍潭鮑福,乃多年有名水寇。
屢次有官兵前去捉拿,只見去而不見回來。旗牌無兄無弟,只此一人,可憐現有八十二
歲老母在堂,旗牌今日去了,何人侍奉晚年?望千歲爺施格外之恩,饒恕殘喘,合家頂
感。」狄公道:「你只管放心前去,本藩將你交與一個人保護。」遂喚余謙。余謙朝上
爬了幾步,狄公道:「你既要代主伸冤,必要鮑福到來,方能明白。今將董超交你同去,
至龍潭將鮑福提來。董超好生回來,你主人的冤仇自伸;董超有傷,你也莫想得活。」
余謙道:「謙安敢!差官但放在小人身上,包管無事!」董超雖聞此言,終有些膽寒,
但奉千歲差遣,怎敢推委?恐觸本官之怒,少不得領下令箭,即同余謙回家收拾行李。
狄公又拔令箭一枝,去把賀世賴拿下,交恩縣唐建宗管接,候本藩提審。分付畢,退堂,
仍與駱賓王相談,不提。
    單言那恩縣唐建宗接了軍門令箭,連忙帶人役至賀世賴公館,將賀世賴拿下,亦看
押在獄神堂中。又分付放了駱宏勳的刑具,不可缺了他的茶飯,恐誤大人提審。駱宏勳
方知余謙告了軍門狀子,稍放心懷。且說董超同余謙至家收拾,家中妻妾、兒女並八十
老母,俱皆痛哭,同出來托余謙。余謙道:「請太太並大娘放心,包管無事。諸事總在
我身上,不要耽心。」董超無奈,只得收拾行李,辭別母、妻,同余謙向江南而去。未
知此去吉兇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
  小草掃校||中國讀書網獨家推出||http://www.cnread.net
上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