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回憶錄   第十九章 法國前線


  戰爭一爆發,英國遠征軍立即開赴法國。10月中旬,由4個英國師組成的兩個正
規軍團駐紮在法國和比利時邊境的防線;1940年3月,又有6個師相繼開來,這樣兵
力就達到了10個師。隨著兵力的逐漸增加,我們便接管了更多的防線。當然,我們
還沒有和敵人有過任何交鋒。
  英國遠征軍到達指定陣地後,發現前線一帶已經築好了一條相當完整的防坦克
戰壕,而且每隔1000碼左右就有一個又大又顯眼的碉堡,可以用機關鎗和反坦克炮
沿著戰壕進行縱射。此外,還有一條連綿不斷的鐵絲網帶。在這個不尋常的秋冬兩
季中,我們軍隊的主要工作是改進法國人建築的防御工事,組成一條與齊格菲防線
相似的防線。儘管氣候嚴寒,但工作進展很快。根據空中攝影,我們了解到德國人
正將齊格菲防線從摩澤爾河向北方延伸。儘管他們在取得國內資源和強迫徵調勞工
方面有許多有利條件,但我們的進度與其相比似乎不相上下。我們設立了許多大基
地,改進了公路狀況,舖了一條100英里的寬軌鐵路。我們擴建或改進了將近50個新
機場和衛星機場。在我們後方的沿交通線的軍需庫中堆積著大量的給養和彈藥。在
塞納河和索姆河之間儲存著10天的供應物資,在索姆河以北還儲有7天的額外供應物
資。後面這項給養在德國人突破前線後使英國軍隊渡過了難關。鑒於當時局勢,阿
夫雷以北的其他港口也陸續被利用起來,最後,我們利用的法國港口總共有13個。
           *  *  *  *  *
  1914年,法國軍隊和法國人民由於懷著從1870年以來代代相傳的復仇怒火,因
而富有激烈的進攻精神。他們認為,數量上處於弱勢的國家必須在戰略上和在戰術
上處處展開反攻,才能抵制敵人的入侵。而此時的法國已非1914年8月間同其世代仇
敵決一死戰時的法國了,這種報仇雪恥的精神已在戰爭勝利時完成其使命,不復存
在了,而培養這種精神的領袖們也早已去世了。在上次大戰中,慘遭殺害的法國男
子達150萬。絕大多數的法國人一想起發動攻勢便聯想起1914年法國最初進攻時的失
敗、1917年尼韋爾將軍的潰退以及索姆河和帕森達勒的長期苦戰,尤其是進攻部隊
遭到現代化武器火力的毀滅性的摧毀。法國和英國都沒有人能夠徹底了解一種新事
物所引起的後果:裝甲車能夠抵禦炮轟,而且每天能夠向前推進100英里。幾年以前,
一個名叫戴高樂的指揮官就這個專題發表了一部富有啟發性的著作,卻沒有引起任
何反應。年老的貝當元帥在最高軍事委員會中的權威對法國的軍事思想產生了極大
的影響,它閉塞了吸收新思想的途徑,尤其是不贊成那些被古怪地稱為「進功武器」
的東西。
  人們醒悟之後,時常指責依賴馬其諾防線ヾ的政策。這種政策確實造成了一種
防御心理。但是,在保衛長達幾百英里的邊界時,明智的防御措施往往是利用防御
工事盡可能地同敵人隔離,在軍隊駐守不動的條件下節省兵力,同時還可以控制敵
人可能進犯的路線。如果能夠適當地加以利用,馬其諾防線在法國的作戰計劃中本
來可能作出巨大的貢獻,它應該被看做是一長列互相連接的寶貴的出擊口,尤其是
可以用來隔斷大部分的前線,以便在其後面集中常規後備軍或進行「大規模的調遣」。
如果考慮到法國和德國在人口數量方面的懸殊,我們應該承認馬其諾防線是一個明
智而謹慎的措施。可是,這條防線竟然沒有沿著默茲河一直向前延伸下去,這的確
非常奇怪。防線若能夠一直延伸下去的話,它就可以成為一個可靠的屏障,使法國
人得以操起手上堅固鋒利的寶劍向敵人沖鋒陷陣。可是,貝當元帥卻反對延長防線。
他堅持認為,阿登地區由於地形關係絕不可能成為敵人入侵的通道。延長防線的計
劃因此被否決了。1937年我視察梅斯時,吉羅將軍曾對我解釋過馬其諾防線的攻勢
意義。但後來這種攻勢概念並沒有付諸實施。這條防線不僅吸收了大量訓練有素的
正規軍和技術人員,而且削弱了軍事戰略和全國人民的警惕性。
  ヾ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法國在東部邊境上所築的防御陣地體系,1940年德國軍隊
從比利時繞過此防線攻入法國境內,使防線失去作用。
  人們把新的空中力量恰當地看成是各種作戰中的一個具有革命性的因素。鑒於
當時雙方可以使用的飛機較少,人們不免會誇大它的效力,普遍認為空軍可以在敵
軍發動進攻時阻礙敵軍集中及其運輸,從而有利於守方。因為考慮到鐵路中心可能
遭到空襲,法國最高司令部甚至認為法國的動員時期都有極大的危險,雖然當時德
國飛機像盟國一樣,數量極少,不足以擔任這樣重大的任務。空軍首腦人物的這些
思想當然是正確的,而且到了戰爭的後期,當空軍力量增加了10倍或20倍時,這種
想法得到了完全證實。但在戰爭開始時,這種擔心則未免太早了。

           *  *  *  *  *
  英國有人開玩笑說,陸軍部總是在準備著上次戰爭,對其他各部或其他國家而
言,大概都有這樣的情形。對法國軍隊來說,情況確實如此。我也認為,只要積極
地采取防守措施,守勢力量具有極大的優勢。但我此時既無責任對此作出新的評價,
同時又無法獲得連貫的情報來作出新的評價。我知道上次大戰中的屠殺情形使法國
人民痛心疾首,難以忘懷。德國已經獲得了建築齊格菲防線的時間,如果將剩下的
法國壯丁派去攻打這座由炮火和混凝土合成的銅牆鐵壁,那是多麼可怕啊!在第二
次世界大戰的最初幾個月裡,我覺得我和一般人對於守勢的見解並無不同;我相信,
反坦克的障礙物和野戰炮如有巧妙的佈置並備足彈藥,除了在黑夜裡或在天然的或
人造的大霧中以外,都能將坦克擊退或毀壞。
  在萬能的上帝對他那些卑賤的僕人所設定的問題中,沒有同樣的事會發生兩次,
即使有一件事看起來像曾經發生過,但總是有點出入,因此事情不能一概而論。一
般人是在帶有某種固定結論的環境中生長起來的,除非受到非凡的天才的引導,否
則他們的心智絕對不會超越這種固有結論。但我們不久將要看到,雙方按兵不動8
個月以後,希特勒突然發動大規模進攻,由大量的防彈戰車或重型裝甲戰車作先鋒,
沖破了所有防御工事,使大炮在戰場上暫時幾乎完全失去了效用,這種情況是幾個
世紀以來的第一次,也許甚至是火藥發明以來的第一次。我們也將看到,由於火力
的增強,只需少數部隊就能夠防守必要的陣地,從而縮小了人體的目標,大大地減
少了實際戰爭中的流血程度。
  法國人本可以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最早日期也許是9月第三個星期的最後幾天。但
是,那時波蘭戰役己告結束。10月中旬,德國已在西線部署了70個師的兵力,法國
在西線兵力上的暫時優勢便迅速消失。法國如果從東部邊境發動進攻,必然會削弱
他們在更為重要的北方防線的兵力。法國軍隊即使一開始就能夠獲得初步的勝利,
但他們將在1個月之內感到,要想保持在東方所得的戰果困難極大,而且德國會全力
對其北方防線展開反攻。
  這就是對「為什麼一直采取消極防御,直至波蘭被摧毀?」這個問題的解答。
但是實際上這場戰爭早在幾年前就已經輸掉了。戰爭如果發生在1938年,那時捷克
仍舊存在,可能是奪取勝利的大好機會。要是發生在1936年,德國可能不會有強大
的反抗。要是發生在1933年,只需日內瓦一份決議書,用不著流血就能迫使德國就
范。現在到了1939年,甘默林將軍不敢冒險進攻,這不能只怪他一人,因為歷次危
機已經使這種危險大大地增加了,而法國和英國政府面對危機也一直畏縮不前。

           *  *  *  *  *
  德國是否可能向法國進攻呢?當然,德國可能采取的辦法有三種:第一,經過
瑞士前來侵犯。這樣可以迂迴地繞過馬其諾防線的南翼,但在地理上和戰略上都有
許多困難。第二,通過法德之間的邊界侵犯法國。這似乎也不可能,因為大家相信
德國軍隊還不具備對馬其諾防線進行正面猛攻的充分裝備和武裝。第三,通過荷蘭
和比利時侵犯法國。這種進攻也會繞過馬其諾防線,可以避免對永久性的防御工事
正面進攻可能遭受的損失。我們無法對付經過低地國家前來侵犯的德軍,我們不能
向前推進到荷蘭,給他們迎頭痛擊,但為了盟國的利益,我們應該盡可能在比利時
境內阻止德國。在這個時期,盟國可以利用兩條防線幫助比利時。假使盟國決定前
來援助,他們可以派兵前往其中一條防線;或者假使比利時提出邀請,盟國可以制
定一個周密計劃,迅速秘密地占領另一條防線。第一條防線是所謂的斯凱爾特ヾ防
線。從法國邊境出發,既不需要長途行軍,也不要冒很大的危險就可以到達。最糟
糕的情況不過是守住了一個「錯誤的防線」,而無害處,最佳的情況是可以根據形
勢的發展將其建成一道堅硬的防線。第二條防線更為偉大。這條防線沿著默茲河經
過紀韋、迪南和那慕爾,再經盧萬至安特衛普。如果盟國能占領這條險要的防線並
在苦戰中守住它,德國入侵時采取的右翼包抄行動將遭到嚴重的挫敗;如果德國軍
隊處於劣勢,那麼這將成為進入和控制魯爾地區德國軍火生產重要中心的一個值得
贊美的序幕。
  ヾ發源於法國北部的河流,經比利時和荷蘭進入北海。
  三軍參謀長寫道:「我們知道,法國的意見ヾ認為,比利時如果仍舊能夠守住
默茲河一帶,法英軍隊應該占領紀韋至那慕爾一線,英國遠征軍在左翼作戰。我們
認為,除非能在德國進攻以前有充分的時間同比利時協商好先行占領這一防線的計
劃,否則這個計劃便不宜采用……除非比利時目前的態度能有所轉變,我們能制定
提前占領紀韋至那慕爾(也稱默茲至安特衛普)防線的計劃,否則我們竭力主張應該
在法國邊境已作好準備的陣地上抵抗德國的進攻。」
  盟國最高軍事會議於11月17日在巴黎召開。張伯倫先生帶著哈利法克斯勳爵、
查特菲爾德勳爵和金斯利·伍德爵士前往出席。會議的決議是:「考慮到盡可能把
德國軍隊阻截在最遠的東部防線上的重要性,因此,如果德國侵犯比利時,應該竭
力堅守默茲河至安特衛普防線。」張伯倫先生和達拉第先生在這次會議上都一再強
調這個決議的重要性,所以此後的行動便受到這個決議的支配。於是,我們在這種
情況下度過了嚴冬,等待著來春。從那時到德國發起攻勢的6個月期間,法國和英國
的參謀部以及他們的政府對於戰略原則未再作任何新的決定。
  ヾ名為D計劃。——原注斯凱爾特河防線與默茲河—安特衛普防線圖

            *  *  *  *  *
  在冬春兩季中,英國遠征軍極度忙碌:整頓工作,加強防線,準備進攻性的或
防御性的戰爭。上上下下都在不辭勞苦地工作,他們最後的出色表現大部分是因為
他們充分利用了冬季所提供的機會。到「這場勝負難料的戰爭」終結之時,英國軍
隊已經比以前高明多了,而且也壯大多了。回顧我們戰前的部署,當時最可怕的缺
陷是英國遠征軍中甚至連一個裝甲師也沒有。英國本來是各種坦克的發源地,可是
在兩次大戰之間竟大大地疏忽了對這種不久將要支配戰場的武器的發展,以致宣戰
以後的8個月內,我們這支小型而優良的陸軍在嚴峻考驗來I臨時卻只有一個第一坦
克旅,包括11輛輕型坦克和100輛「步兵」坦克。在這100輛「步兵」坦克中,只有
23輛裝有發射兩磅重炮彈的大炮,其余各輛只裝有機關鎗。此外,還有7個配有運
送車輛及輕坦克的騎兵和義勇騎兵團,這批部隊正在改編為兩個輕裝甲旅。
  法國前線的進展就沒有這樣令人滿意了。在一個實行全國徵兵制的大軍中,民
眾階情緒密切地反映到軍隊內部;軍隊駐紮在國內與民眾接觸密切的時候,更為如
此。法國在1939年到1940年間對戰爭並不抱有高昂的情緒或很大的信心。過去10年
中,國內政治的動盪不安造成了分裂和不滿。為了反對日益增長的共產主義勢力,
有些要人竟轉向法西斯主義,輕信戈培爾的宣傳,在閒談及謠傳中將其進行傳播。
因此,在陸軍中,共產主義和法西斯主義都具有的那種制造分裂的影響也在發生作
用;由於等待,這幾個月漫長的冬季也給這種毒害勢力提供了時間和機會,從而得
以鞏固。
  增強軍隊的良好士氣有許多因素,其中最大的一個因素是使官兵全力以赴地從
事有益的和有趣的工作。懶散是危險的溫床。在整個冬季中,需要進行的工作很多:
訓練需要繼續;防御工事遠未令人滿意,距完成還差得很遠——甚至馬其諾防線也
缺少許多輔助性的野外堡壘;士兵還需要鍛煉,增強體格。可是,參觀法國前線的
人看到的是:前線普遍存在著超然冷漠的氣氛,正在進行的工作質量顯得十分低劣,
根本沒有任何可見的活動。他們對此感到驚訝。在法國防線後面的公路上一切都顯
得冷冷清清,而英國駐守的一段防線背後的公路上車輛往來頻繁,絡繹不絕地延伸
到數英里以外,這兩種情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
  毫無疑問,在這個冬季中,法國軍隊的素質由於放任自流而退化;如果是在秋
天而不是在第二年春天作戰,那麼他們一定會有更英勇的表現。不久,他們將被德
國迅疾猛烈的攻擊嚇倒。直到這個短暫的戰役的最後階段,法國士兵才充分發揮其
真正的戰鬥力,奮起保衛祖國,抵抗世代的敵人,但那時一切都太晚了。
  1940年1月10日,我們對西線的憂慮得到了證實。德國第七空軍師的1名少校參
謀奉命攜帶若干文件前往科隆的總司令部。由於錯過了火車,他決定飛行。但他的
飛機飛過了目的地,在比利時境內被迫降落。比利時部隊將他逮捕,沒收了他的文
件;當時他曾企圖銷毀文件,結果未遂。這些文件包括希特勒所決定的侵略比利時、
荷蘭和法國的全部計劃。不久,這個德國少校便被釋放,讓他自己去向上級報告事
實經過。當時我聽到了發生的一切,比利時竟然不擬定一個計劃,邀請英法兩國派
兵入境,在我看來這簡直難以置信。但是比利時對此沒有作出任何措施。英法比三
國都在議論這件事,認為這或許是敵人的一個詭計。但這卻不可能符合事實,實在
沒有道理認為德國人企圖使比利時相信他們不久要向它發動進攻,因為這樣一來,
可能會使比利時做出德國最不願意發生的事:和法英兩國軍隊制定計劃,讓英法軍
隊在某個天氣晴朗的夜晚,秘密而又迅速地進軍比利時。因此,我相信德國的進攻
已經迫在眉睫了。
  於是,我們向比利時呼吁,但是比利時國王和軍方參謀人員只是等待著,希望
一切會有好轉,儘管有了德國少校的文件,但是盟國和受威脅的國家都沒有采取任
何進一步的行動。另一方面,正如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希特勒召見了戈林。他在獲
悉所有被截獲的文件實際上就是全部進攻計劃之後,大發雷霞,然後下令準備新的
修改方案。當然,如果在戰爭爆發前的5年中,英法兩國在條約認可和國際聯盟贊同
的範圍內采取了堅決果斷的政策,比利時也許可能恪守舊時的同盟,並允許組成一
個共同的陣線。如組織恰當,這種同盟可以沿著比利時邊境築成一道屏障直至海邊,
以防御在1914年幾乎使我們全部覆滅以及在1940年打得法國一敗塗地的那種可怕的
迂迴戰術。即使在最壞的情況下,比利時的命運也不會比以後實際遭受的命運更為
悲慘。美國當時置身於局外;拉姆齊。麥克唐納先生提倡法國裁軍;我們由於德國
屢次破壞「和約」關於裁減軍備的條款而一再遭到挫折和屈辱;我們對於德國侵犯
萊茵蘭表示屈服;我們默認德國兼併奧地利;我們在慕尼黑簽訂條約並承認德國占
領布拉格——當我們回想起上述這些情況時,英國和法國凡是在以往的歲月中負責
國家大事的人物都沒有權利責備比利時。在一個充滿動搖和妥協的時期中,比利時
嚴守中立,希望自己能在其設防的前線擋住德國的入侵,以待英法軍隊前來援助,
這只是聊以自慰的想法而已。


--------------------------------------
文學殿堂 瘋馬掃描校對 http://www.yesho.com/wenxue/
轉貼請保留站台信息。

[到下頁]